免费注册·RSS源·手机版·广告服务·成功案例·服务介绍·投稿中心·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食用油:48963353玉米:60102854QQ群:大豆:52200431

行业资讯

  • 行业资讯
  • 交易供应
  • 交易求购
  • 交易招商
  • 商情中心
  • 人才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jrs直播网电脑版>正文

逾半数央企未完成“压减”目标 存税收成本、员工安置等难题

2018-08-01 07:51:26来源:本网论坛作者:粮信网编辑:xwbj1
分享到:
  开展“压缩管理层级、减少法人户数”工作(简称“压减工作”)是中央企业瘦身健体、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
  2016年5月国务院第134次常务会议要求,开展中央企业压减工作的目标是,用三年时间压减20%左右法人户数、将管理层级控制在4级以内。
  国资委副主任翁杰明30日在媒体通气会上表示,两年来国资委多措并举,提前一年完成了法人户数减少20%的目标,有力推动企业瘦身健体提质增效、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翁杰明表示,从管理层级看,最长层级已由8级减少到6级,半数中央企业实现了管理层级压缩,控制在4级(含)以内的企业有45家,占中央企业比例由压减工作开展之初的21.6%提升至46.4%。
  尚有半数央企未完成管理层级控制在4级以内的目标,目前面临的难题主要是压减改制重组中存在的契税、土地增值税等成本,以及压减过程中涉及的职工安置问题。
  通过破产清算实现压减的比重上升
  从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来看,央企“瘦身健体”是其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管理层级过多、法人链条过长,势必造成央企机构臃肿,冗员问题加剧,不仅降低管理效率,而且加大管理费用,影响央企的灵活性和竞争力。
  国资委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31日,中央企业累计减少法人11131户,减少比例达21.33%,超过三年完成20%的目标任务,法人总数已降至45123户(含累计新增3218户)。其中军工、电力、建筑、石油石化等行业的企业法人户数减少较多,合计减少6871户,占总数的62%。
  目前,96家中央企业中,所属企业法人户数在500户以下的有61家,500至1000户的有21家,1000至2000户的有12家,超过2000户的由4家减少为2家。中央企业分类施策、开拓创新,运用多种方式实施压减。在减少的11131户企业法人中,工商注销5613户,占比50.43%;让渡控股权2475户,占比22.24%;子公司改为分公司1190户,占比10.69%;吸收合并或新设合并1452户,占比13.04%;破产清算401户,占比3.6%。较第一年相比,通过合并和破产清算实现压减的比重有所上升。
  通过开展压减工作,中央企业成本费用和亏损面有效控制,资产质量不断优化,劳动生产率持续提升。企业在改善资产质量的同时,也提高了盈利能力,2017年中央企业总资产报酬率同比上升6.09%,人均利润同比增加15.93%。
  数据显示,压减累计减少人工成本206亿元,减少管理费用178亿元;在减少的企业法人中,无盈利企业达6777户,占比61%,其中,亏损企业3884户,被压减前年度亏损596.17亿元,无人员、无资产或无收入的“空壳企业”共4932户;累计减少资不抵债企业1996户,合计负债总额4044亿元。
  翁杰明表示,中央企业结合自身实际、创新工作方法,形成了一批可复制、能推广的做法和经验。央企结合自身功能和战略定位,以压减工作为抓手,清理退出了一批非主业企业、重组整合了一批同城同业或存在内部竞争的子企业,将国有资本更加聚焦主业发展,专业能力和竞争实力有效提升。
  比如,航天科工清理了房地产、纺织板块、汽车4S店等非主业企业法人98户,累计盘活资产128.90亿元,回收资金46.21亿元。保利集团将从事煤炭业务的保利能源公司及旗下共25户法人无偿划转至中煤集团,划转总资产260亿元,净资产74.3亿元,当年利润同比增加6.66亿元,推进了中央企业间煤炭业务的专业化整合。
  中国华电以吸收合并方式整合山东、内蒙、宁夏等区域内41户新能源企业、12户发电和热网企业,实现了区域内企业的协同发展,解决了单个新能源企业议价能力低、资金调配难度大等难题,增强了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半数央企尚未完成管理层级压缩
  层级压缩主要通过直接减少法人和优化调整管理关系来实现。从法人层级看,10级(含)以上企业已由17家减少到10家,90%企业(87家)已控制在10级以内。
  从管理层级看,最长层级已由8级减少到6级,半数中央企业实现了管理层级压缩,控制在4级(含)以内的企业有45家,占中央企业比例由压减工作开展之初的21.6%提升至46.4%。
  翁杰明表示,随着管理链条缩短,企业的运行效率得到提升,有效增强了对国有资产的管控力。
  目前,还有半数央企没有实现管理层级压减到四级以内。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周丽莎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工作中反映较为集中的“退出难”问题,一是在压减改制重组中存在契税、土地增值税等成本。二是压减工作将涉及职工安置或身份转换,以及通过协议解除劳动合同等。
  针对工作中反映较为集中的“退出难”问题,国资委加强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推动了《关于继续支持企业事业单位改制重组有关契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8〕17号)、《关于继续实施企业改制重组有关土地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8〕57号)等相关支持政策的出台;积极参与发展改革委牵头的《加快完善市场主体退出制度改革方案》制定;选聘专业咨询机构帮助企业解决压减难题,优化路径方式、争取政策支持。
  国资委披露的数据显示,压减工作共涉及职工约78.5万人,其中92.8%(72.8万人)的职工采取集团内部安置或随企业划转、控股权转让到其他单位工作;7.2%(5.7万人)的职工通过协议解除劳动合同离开企业。
  翁杰明强调,在此过程中,中央企业高度重视并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妥善处理各方关系,确保生产经营的正常开展和企业稳定。
  原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季晓南曾在媒体上表示,央企总体上要“瘦身健体”,压减层级,但也不是层级越少越好,更不是所有央企一样多层级。每家央企保持多少层级比较合适,这要根据企业的经营规模、所处行业、主业多少、业务特点、管控能力等因素来确定。
  季晓南建议,要把压减层级与央企整合结合起来。在整合的基础上进行压减,一些相关辅业可以交给主要从事这方面业务的央企或者逐步剥离,这样,既可以突出主业,又可以精简层级。
  与此同时,季晓南强调,要重视集团公司管控能力和内控机制建设。对世界性的大公司而言,子公司遍布全球,员工遍布全球,管理主要依靠制度的有效实施,而制度有效实施的背后是集团管控和内控机制的健全。央企压减层级要与加强集团管控和内控机制建设结合起来,确保央企既能有效管控,又能灵活经营。
  1.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粮油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粮油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金农网”。违反上述条款,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3,本网所展示的信息由买卖双方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本网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 4,友情提醒:网上交易有风险,请买卖双方谨慎交易,本地最好是见面交易,异地交易请多学、多看、多问、多了解,网上骗术多种多样,谨防上当受骗!
  5. 5,本网刊载之所有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6.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地址不清稿酬未付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编辑部电话:0451-88003358 电子信箱:info#chinagrain.cn(请把#换成@)
粮油交易
热文TOP10
中国粮油信息网手机APP 广告
逾半数央企未完成“压减”目标 存税收成本、员工安置等难题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