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业内人士分析表示:2018年小麦总产估计为12250万吨,大幅减产5.6%,为17年来最大减幅。质量方面,2018年小麦整体不如去年,大量小麦达不到最低收购价标准,优质小麦缺口扩大。国内小麦市场价格整体呈下跌走势,国际小麦价格在震荡中上涨,国内外价差缩小。政策性小麦销售开局强势,但后劲不足,小麦去库存任重道远。2018年,小麦托市收购价格、时间、等级等都做了调整,部分政策性小麦销售底价两次下调,小麦政策面利空,普通小麦市场看空。优质小麦市场由于供给缺口扩大,整体看涨。
现在已经是7月的最后一天,而整个七月,国内
小麦价格都是呈现出“碌碌无为”的状态,价格自从6月底以来,就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了,那么再接下来的8月份和9月份之中,国内
小麦市场整体走势究竟如何呢?其价格是否会有显着的改善呢?想必这是很多朋友近期最关切的一个话题。
笔者以为,8月以后,国内
小麦价格会有小幅度的上涨空间,但是要想大涨是不可能的,因为我国
小麦市场近期和后期的走势,支撑其价格大涨的因素真的不多。
7月全国
小麦价格以稳为主!
笔者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不久前发布的2018年全国夏粮收购数据中得知,截至7月25日,主产区
小麦累计收购3396.9万吨,同比减少1841.3万吨。其中,
河北收购297.4万吨,同比减少53.7万吨;
江苏收购872.3万吨,同比减少259.4万吨;
安徽收购368.3万吨,同比减少428.6万吨;
山东收购579万吨,同比减少76.7万吨;
河南收购713.3万吨,同比减少945.9万吨;
湖北收购109.8万吨,同比减少91万吨。
由此可见,全国六大
小麦主产区今年不仅产量质量双降,就连托市收购和市场化收购总量方面也全面沦陷,无一例外!
当前夏粮
小麦收购已进行两个月时间,集中收购期限已经过半。从目前主产区整体收购状况看,
小麦收购进度较上年同期下降34.16%,而政策性收购数量同比大幅下降则是收购进度偏慢的主要原因。
虽然主产区部分地区出台了超标
小麦收购政策,但对市场的整体收购大局影响有限。预计后期
小麦市场收购仍将缓慢增加,收购高峰很难出现,各地
小麦价格将继续延续以稳为主的态势。
后期全国
小麦价格大涨无望!
8月份
小麦市场变化不会太大。
原因是各级储备企业轮换收购任务已基本完成,面粉厂经过前期的收购有了一定的自有库存,加之“三伏”天高温多雨,面粉消费处于淡季,终端需求较为疲软,在高成本、低利润的状态下,制粉企业收购积极性难以提高;
而贸易商则由于担心后市风险,且多数存在清偿债务的压力,部分企业将继续出售手中的
小麦,预计8月份
小麦市场难有太多“惊喜”。
9月份,
小麦市场行情或出现阶段性好转,但大的波动也难以出现。
其理由:
随着气温转凉,加之各地大中院校开学,面粉市场消费需求将会有效增加;
市场将迎来中秋、国庆“双节”,届时终端消费也会有所好转,制粉企业开机率提升,对
小麦的需求将会增加;
小麦托市在9月30日结束,在托市期间及下年度
小麦托市价公布以前,政策对市场底部的支撑效应依然存在。
最后不绕圈子了!我国
小麦价格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并不会大涨!
今年是一个灾年,按理说粮食价格会大幅上涨,但是别忘了,我们国家实行多年的临储制度,它可是灾荒年间的压舱石。目前,我国临储
小麦库存量高达7400万吨,高居世界第一。
丰收年份令人苦恼的的
小麦高库存,在
小麦遭灾的今年派上用场。一旦后期国内
小麦价格上涨势头过猛,临储麦拍卖一定会出马来稳定市场价格。
整体来看,除了少量的优质新麦市场价格在后期会逐渐走高,创下历史记录以外,市场上大多数
小麦价格后期只有小幅度的上涨空间,并不会出现六月初开始的那样短期内市场价格迅速抬高的景象。
所以,今年的
小麦市场价格难再大涨,接下来的8、9月份也是如此,如果真的想卖高价,就到年底再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