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RSS源·手机版·广告服务·成功案例·服务介绍·投稿中心·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食用油:48963353玉米:60102854QQ群:大豆:52200431

行业资讯

  • 行业资讯
  • 交易供应
  • 交易求购
  • 交易招商
  • 商情中心
  • 人才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农业气象>正文

全国农业气象与作物产量月报

2018-08-10 09:43:32来源:中央气象台作者:中央气象台编辑:xwbj1
分享到:
  7月中国北方、美国、加拿大农区水热条件较好 利于作物生长
  8月北半球需关注高温干旱及暴雨洪涝对农业的不利影响
  摘要:7月我国北方农区大部水热条件较为适宜,利于作物产量形成;部分地区降水强度大导致低洼农田出现短时积涝。长江中下游和四川盆地水热匹配偏差,不利作物生长发育。预计2018年全国玉米、一季稻、棉花、晚稻平均单产较2017年持平略增,大豆较2017年持平略减。8月东北地区南部、华北和黄淮、长江中下游的部分地区可能出现阶段性高温和伏旱;江南南部、华南等地的部分地区可能出现暴雨洪涝,不利作物产量形成。

  7月美国和加拿大农区大部水热匹配较好,利于玉米大豆和春小麦生长发育,长势好于上年同期;欧洲西北部麦区高温少雨,旱情发展,冬小麦产量形成受到不利影响;印度水稻产区大部降水充沛,利于水稻分蘖和拔节,但部分地区水稻遭受暴雨洪涝灾害;澳大利亚部分麦区旱情持续,小麦长势同比略偏差。8月需关注高温干旱、暴雨洪涝对美国、加拿大旱地作物以及印度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1、天气概况与气象灾害监测

  月内,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其中东北地区南部、黄淮北部和四川盆地东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偏高2~4℃(图1.1);新疆南部、江淮、江汉、西南地区东北部、江南大部出现11~25天日最高气温≥35℃的高温天气(图1.2)。除新疆农区降水量为10~50毫米外,全国其余大部地区降水量有50~250毫米,四川中部、华南南部等地达250~600毫米;内蒙古大部、东北地区北部、西北地区东部、西南地区西部等地降水偏多3成至4倍,其余大部地区接近常年或偏少(图1.3)。全国大部地区日照时数接近常年同期,仅黑龙江南部、西北地区东部、四川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日照偏少3~5成(图1.4)。

  图1.1 7月平均气温距平 图1.2 7月高温天数

  图1.3 7月降水距平百分率 图1.4 7月日照距平百分率

  7月,全国平均气温为23.3℃,比上年同期偏低0.3℃、比常年同期偏高1.1℃(图1.5);全国平均降水量为133.3毫米,比上年和常年同期分别偏多21.9%和10.6%(图1.6);全国平均日照时数为215.1小时,比上年和常年同期分别偏少11.9%和6.7%(图1.7)。

  图1.5 1981-2018年7月全国平均气温

  图1.6 1981-2018年7月全国降水量

  图1.7 1981-2018年7月全国日照时数
  2、农业气象监测评估
  2.1作物生长定量评估
  2.1.1玉米

  玉米播种以来大部主产省≥10℃积温与常年同期相比偏多15~200℃?d(图1.8);与上年同期相比,甘肃、内蒙古、辽宁、陕西和新疆偏少,其中新疆偏少109℃?d;其他各主产省偏多8~145℃?d。7月,各主产省≥10℃积温较常年同期普遍偏多22~76℃?d;与上年同期相比,贵州、河北、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偏多2~29℃?d,其余主产省偏少2~49℃?d。

  图1.8 玉米主产省播种以来≥10℃积温

  玉米播种至7月,河北、河南、辽宁、内蒙古、山西、陕西、四川平均气候适宜度差于上年和近五年平均;贵州、宁夏差于上年、好于近五年平均;吉林、山东、新疆、云南好于上年和近五年;甘肃、黑龙江好于上年、差于近五年平均(图1.9)。7月全国玉米主产区气候适宜度略好于上年、略差于近五年平均(图1.10)。

  图1.9 玉米主产省平均气候适宜度

  图1.10 全国玉米气候适宜度变化
  2.1.2一季稻

  一季稻播种以来,各主产省≥10℃积温较常年同期偏多23~245℃?d;与上年同期相比,大部分主产省偏多7~166℃?d,仅江苏偏少43℃?d(图1.11)。7月,各主产省≥10℃积温较常年同期普遍偏多14~55℃?d;与上年同期相比,贵州、云南、湖南、黑龙江、吉林、辽宁、云南偏多2~29℃?d,其余主产省偏少8~49℃?d。

  图1.11 一季稻主产省播种以来≥10℃积温

  一季稻播种至7月,贵州、黑龙江、湖南、吉林、辽宁、四川和浙江平均气候适宜度高于上年和近五年平均(图1.12),安徽、湖北、江苏平均气候适宜度低于上年、高于近五年平均,云南平均气候适宜度高于上年、低于近五年平均。7月上旬,一季稻主产区气候适宜度较上年和近五年平均略偏差,中旬略差于上年、略好于近五年平均,下旬略好于上年和近五年平均(图1.13)。

  图1.12 一季稻主产省平均气候适宜度

  图1.13 全国一季稻气候适宜度变化
  2.1.3棉花

  棉花播种以来,大部分主产省(区)≥10℃积温较常年同期偏多52~153℃?d,仅天津偏少24℃?d;与上年同期相比,安徽、江苏、山东、陕西、新疆偏少4~114℃?d(图1.14)。7月各主产省≥10℃积温较常年同期相比,除天津偏少18℃?d外,其余主产省普遍偏多22~53℃?d;与上年同期相比,河北、湖南、山东、天津偏多5~16℃?d,其余主产省偏少2~49℃?d。

  图1.14 棉花主产省播种以来≥10℃积温

  棉花播种至7月,安徽、甘肃、河北、山西、陕西、江苏平均气候适宜度略低于上年和近五年平均;湖北、江西、山东、天津略高于上年和近五年平均;河南、湖南略低于上年、略高于近五年平均,新疆与上年持平、略低于近五年平均(图1.15)。7月上中旬棉花主产区气候适宜度接近上年、略好于近五年平均,下旬略好于上年、略差于近五年平均(图1.16)。

  图1.15 棉花主产省平均气候适宜度

  图1.16 全国棉花气候适宜度变化
  2.1.4 大豆

  大豆播种以来≥10℃积温除辽宁、江苏较上年略偏低以外,大部主产省较上年偏多8~73℃?d;所有主产省较常年偏多52~143℃?d(图1.17)。7月,与上年同期相比,安徽、江苏、内蒙古≥10℃积温偏少17~49℃?d,其余主产省偏多2~29℃?d;与常年同期相比,主产省普遍偏多29~76℃?d。

  图1.17 大豆主产省播种以来≥10℃积温

  大豆播种至7月,安徽、河北、河南、吉林、江苏和辽宁平均气候适宜度略低于上年和近五年平均;黑龙江和内蒙古略高于上年、略低于近五年平均(图1.18)。7月上旬大豆主产区气候适宜度略好于上年、略差于近五年平均,中旬略差于上年和近五年平均,下旬略好于上年、与近五年平均持平(图1.19)。

  图1.18 大豆主产省平均气候适宜度

  图1.19 全国大豆气候适宜度变化
  2.2农业气象条件影响评估
  东北地区大部水热条件较为适宜,利于作物生长;黑龙江南部等地多雨寡照影响作物健壮生长。7月,东北地区大部气温偏高1~4℃,热量充足;降水量有50~250毫米,利于增加土壤水分,大部地区土壤墒情较好,辽宁西部等地土壤缺墒状况缓解;气象条件利于一季稻、春玉米等作物生长发育。但黑龙江南部、吉林西部降雨日数有11~20天,部分地区降水强度较大、日照偏少3~8成,低洼农田出现渍涝,不利水稻分蘖、大豆开花和玉米雌穗分化。月末,辽宁和吉林部分地区出现日最高气温≥35℃的高温天气,土壤墒情下降迅速。
  西北、华北、黄淮农区气温偏高、降水充沛,利于农业生产;部分地区降水强度大导致低洼农田出现短时积涝。大部农区气温正常或偏高1~2℃,光照正常;降水量有50~250毫米,利于土壤增墒,月内大部时段农田土壤墒情适宜,利于玉米棉花等秋收作物生长发育。但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北部降雨日数为11~15天,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1~4倍,部分地区降水强度较大、日照偏少3~5成,对马铃薯、玉米、果树等健壮生长略有不利。受台风“安比”影响,23-24日山东中部、河北东部及京津地区出现强降水,导致低洼农田出现短时积涝、作物倒伏。另外,新疆南部出现11~20天高温天气,局地超过20天,导致棉花落花落铃增加,也不利于玉米等作物生长。
  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持续高温、强降水天气,不利于作物生长发育。长江中下游大部地区7月气温接近常年或偏高1~2℃,江淮西南部、江汉东部、江南大部出现11~25天高温天气,部分地区土壤墒情下降快,棉花落花落铃增加、玉米大豆生长缓慢,对早稻充分灌浆也有不利。受台风“玛莉亚”、“安比”影响,浙江南部、江西中南部、江苏东部等地出现大雨或暴雨,浙江东南部、江西中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暴雨,部分农田受淹、作物倒伏,塑料大棚被掀翻、棚内蔬菜和瓜果受灾。
  华南大部光温水较为适宜,利于农业生产;沿海部分地区受台风影响,农渔业受损。7月华南大部光温水接近常年同期,气象条件总体利于早稻灌浆成熟和收晒、晚稻秧苗生长及成熟瓜果采收上市和蔬菜生长。但受台风“玛莉亚”、“山神”影响,福建中北部、华南南部出现强风暴雨天气,经济林果、农渔业遭受不同程度损失。
  四川盆地中西部多雨寡照,东部高温持续,对一季稻、玉米生长发育不利;云贵高原光温水条件适宜,利于作物生长。四川盆地中西部雨日有11~25天,日照偏少3~5成;出现连续较强降雨过程,部分地区雨量达250~400毫米,偏多1~4倍,农田出现严重积涝,且多雨寡照导致水稻病虫害发生发展。四川盆地东部出现11~25天日最高温度≥35℃的高温天气,对一季稻孕穗抽穗及玉米籽粒灌浆不利。云南和贵州大部气温接近常年或偏高1~2℃,光照正常或偏多3~5成,大部土壤墒情适宜,利于一季稻、玉米等作物健壮生长。

  3、作物长势监测评估

  图1.20 2018年7月中旬作物遥感长势与上年同期对比
  作物遥感长势监测结果显示(图1.20),内蒙古东北部、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山东北部和东部、江苏大部等地作物长势较上年略偏好,黑龙江南部、辽宁北部、河北东北部等地作物长势略偏差,全国其余农区长势与上年同期持平。
  4、作物产量展望

  7月玉米大豆产区大部热量充足,土壤墒情适宜;局地强降雨、强对流天气对玉米大豆生长有一定不利影响。预计全国玉米平均单产较上年持平略增,大豆持平略减。7月玉米大豆产区热量充足,降水量普遍有50~250毫米,大部地区土壤墒情适宜,利于玉米大豆生长发育;黑龙江南部、吉林西部、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北部的部分地区出现分散性强降雨、强对流天气和阶段性阴雨寡照天气,对玉米大豆生长有一定不利影响。至月末,全国玉米一、二类苗比例分别为29%、70%,大豆一、二类苗比例分别为39%、61%。预计2018年全国玉米平均单产与2017年相比持平略增,与近五年平均相比为平偏丰;全国大豆平均单产与2017年相比持平略减,与近五年平均相比持平略增;各主产省平均单产预报结论见图1.21、图1.22。

  图1.21 主产省玉米平均单产与2017年(左)和近五年平均(右)相比

  图1.22 主产省大豆平均单产与2017年(左)和近五年平均(右)相比

  7月北方一季稻、棉花产区大部水热条件较好,南方部分产区出现高温和暴雨洪涝。预计一季稻、棉花平均单产较上年均持平略增。7月,北方棉花、一季稻产区大部热量充足、日照接近常年、墒情适宜,棉花、一季稻长势良好;但长江中下游以及四川盆地东部出现11~25天高温天气,四川盆地中西部多雨寡照,降水偏多1~4倍,部分棉花和一季稻遭受高温和洪涝灾害。至月末,全国一季稻一、二类苗比例分别为31%、68%,棉花一、二类苗比例分别为10%、87%。预计2018年一季稻、棉花平均单产与2017年相比均为持平略增;与近五年平均相比,一季稻为持平略增,棉花为丰年。各主产省平均单产预报结论见图1.23和图1.24。

  图1.23 主产省一季稻平均单产与2017年(左)和近五年平均(右)相比

  图1.24 主产省棉花平均单产与2017年(左)和近五年平均(右)相比

  晚稻播种以来产区大部时段光热充足,预计平均单产较上年持平略增。江南、华南晚稻播种以来,光温水接近常年同期,总体利于晚稻播种出苗和移栽返青;江南部分晚稻区持续高温以及华南部分地区强降雨对晚稻育秧和移栽返青略有不利。预计2018年全国晚稻平均单产与2017年、近五年平均相比均为持平略增;各主产省晚稻平均单产预报结论见图1.25。

  图1.25 主产省晚稻平均单产与2017年(左)和近五年平均(右)相比
  5、8月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与影响预估
  预计8月份,东北地区南部、华北大部、黄淮、江淮、江汉、江南北部等地气温偏高,部分地区降水偏少,可能出现阶段性高温和伏旱,不利于玉米棉花、水稻等作物产量形成。江南南部、华南大部和西南地区东南部降水偏多2~5成,部分地区可能出现暴雨洪涝,对水稻、玉米生长发育不利。预计8月有2~3个热带气旋登陆我国东南和华南沿海地区,将对当地农渔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8月,秋收作物进入产量形成的关键阶段,建议:
  北方农区要加强水肥管理,促进秋收作物产量形成。各地要适时浇水施肥、中耕除草,提高结实率、增加粒重。东北地区南部、华北东南部、黄淮等降水偏少地区应注意科学用水,及时灌溉,防范农业干旱对作物生长造成的不利影响。
  南方要加强水稻田间管理,防范高温、暴雨洪涝等不利影响。南方稻区要注意以水调温,防范阶段性高温危害;降水偏多地区要及时清沟排涝,减轻暴雨洪涝的不利影响;晚稻区应注意避开强降水时段适时移栽。
  各地继续做好冰雹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及病虫害的防范工作,沿海地区要注意防御台风对农业和渔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1.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粮油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粮油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金农网”。违反上述条款,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3,本网所展示的信息由买卖双方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本网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 4,友情提醒:网上交易有风险,请买卖双方谨慎交易,本地最好是见面交易,异地交易请多学、多看、多问、多了解,网上骗术多种多样,谨防上当受骗!
  5. 5,本网刊载之所有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6.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地址不清稿酬未付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编辑部电话:0451-88003358 电子信箱:info#chinagrain.cn(请把#换成@)
粮油交易
热文TOP10
中国粮油信息网手机APP 广告
全国农业气象与作物产量月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