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RSS源·手机版·广告服务·成功案例·服务介绍·投稿中心·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食用油:48963353玉米:60102854QQ群:大豆:52200431

行业资讯

  • 行业资讯
  • 交易供应
  • 交易求购
  • 交易招商
  • 商情中心
  • 人才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jrs直播网电脑版>正文

新季粳稻上市临近,陈稻关注度下降,中稻亏损已成定局

2018-09-07 09:23:16来源:粮油市场报作者:粮油市场报编辑:xwbj1
分享到:

  

  9月初,新季粳稻生长进入关键时期,东北产区不利天气频发,对粳稻最终产量形成较大影响。短期看,陈粳稻市场关注度逐渐下滑,粳米需求受节日带动会有所转好,但受制于整体供需宽松的市场格局,陈稻米价格上行仍然乏力,此行情或将持续到新季粳稻上市,市场购销将逐步切换到新季粳稻市场。
  东北粳稻种植形势较好
  2018年虽然国家出台政策调减东北地区寒地井灌稻种植面积,但受粳稻种植比较收益较高影响,今年东北三省一区粳稻种植面积整体仍有所增加,其中优质品种“稻花香”较为突出。
  预计2018年黑龙江省粳稻种植面积为6350万亩,同比增加50万亩,增幅0.79%,增加面积主要在佳木斯、绥化、哈尔滨等地;预计2018年吉林省粳稻种植面积为1280万亩,同比增加15万亩,增幅1.19%,增加面积主要在吉林市、白城等地。
  受上年优质品种“稻花香”种植收益较高支撑,今年黑龙江、吉林两省部分产区“稻花香”水稻播种面积明显增加,其中黑龙江省的五常、庆安、佳木斯以及吉林省的舒兰、梅河口等地尤为突出。
  根据近期调研情况来看,今年东北地区粳稻种植成本较上年略增,其中化肥增幅明显,普遍比去年增加10%~15%;柴油、汽油等费用略涨;种子农药、人工、租地等费用基本与去年持平。以黑龙江省为例,农户自有耕地种植粳稻成本660~700元/亩,租地种植成本1100~1250元/亩,均比去年增加10~20元/亩。
  节日带动粳米走货转好
  进入9月份后,天气逐渐转凉利于大米保存,加上大中院校陆续开学,大米消费逐步转好,米企开机率略有回升。随着中秋和国庆“双节”临近,受节日效应带动,大米传统消费旺季逐渐来临,贸易商备货积极性提高,短期大米市场流通量增长,但由于市场粳稻米粮源供应仍较宽松,粳米需求增幅有限,价格小幅调整。
  据监测,9月4日,江苏南京标一粳米批发价3980元/吨,与上周持平;苏州标一粳米批发价4260元/吨,上涨20元/吨,优质粳米5920元/吨,下跌20元/吨;镇江标一粳米出厂价4210元/吨,下跌10元/吨;南通标一粳米出厂价4120元/吨,优质粳米4540元/吨,均持平。吉林粳米价格整体趋稳,市场各方静待新季稻谷上市,超级稻小粒米出厂价4700~4740元/吨,零售价4800~5000元/吨,基本无变化,交易清淡;普通圆粒米出厂价4200~4400元/吨,持稳。
  不利天气影响粳稻生产
  近期东北粳稻产区阴雨频繁,黑龙江大部、吉林大部阴雨天较多,雨量较大,田间过湿,光照不佳,粳稻抗病抗倒伏能力下降,出现倒伏和灌浆速度下降的现象。
  截至8月末,东北粳稻大多数处于抽穗至乳熟期,苏皖粳稻大部分处于孕穗至抽穗期,部分进入乳熟期。
  其中,黑龙江省一类苗比例低于上年和近5年同期,安徽省一类苗比例高于上年和近5年同期,各省粳稻长势差异较大。
  目前正处于粳稻产量形成关键时期,据气象部门预报,后续阴天寡照时间段仍较长,降雨偏多的可能性较大,需防稻谷贪青晚熟和秋涝风险。
  新陈过渡期陈稻偏弱
  在新稻上市前,陈稻市场供给主要来源于拍卖市场。受供给持续宽松影响,在新陈过渡时期,陈粳稻行情整体持续偏弱运行。据中华粮网监测,截至9月4日,江苏盐城陈稻出库价2700元/吨,较上周下跌20元/吨,主要受周边地方储备稻谷销售价格下跌拖累。
  同时,粳稻出货量基本处于停滞状态,有价无市情况凸显。辽宁盘锦陈稻出库价2960元/吨,较上周下跌20元/吨;黑龙江建三江陈稻出库价2700元/吨,吉林白城陈稻出库价2750元/吨,均与上周持平。
  当前东北粳稻市场整体处于淡季,加工企业一般都在进行机械检修、设备更新,市场处于新季粳稻上市前的准备阶段,陈稻购销基本停滞。
  陈稻采购节奏逐渐放缓
  按照惯例,在新季粳稻上市收购期间,陈粳稻拍卖将暂停。去年粳稻拍卖截止日期为2017年9月29日,重启拍卖时间为2018年3月28日,陈粳稻拍卖空窗期为6个月。
  国家粮食交易中心公布的拍卖信息显示,下周中晚稻投放量从265万吨降至170万吨,其中粳稻投放量降至50万吨,主要是黑龙江2013~2015年产最低收购价粳稻拍卖停止。预计后期粳稻成交量会大幅下滑,拍卖行情继续趋弱。截至9月末,2018年产陈粳稻拍卖行情将全部结束。
  综观整个稻谷市场,三大品种中粳稻累积库存量最高,也是去库存的重点和难点,仅靠拍卖市场,粳稻去库存效果不理想,预计后期国家将会出台更多措施促进粳稻市场库存消化。

  1.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粮油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粮油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金农网”。违反上述条款,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3,本网所展示的信息由买卖双方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本网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 4,友情提醒:网上交易有风险,请买卖双方谨慎交易,本地最好是见面交易,异地交易请多学、多看、多问、多了解,网上骗术多种多样,谨防上当受骗!
  5. 5,本网刊载之所有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6.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地址不清稿酬未付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编辑部电话:0451-88003358 电子信箱:info#chinagrain.cn(请把#换成@)
粮油交易
热文TOP10
中国粮油信息网手机APP 广告
新季粳稻上市临近,陈稻关注度下降,中稻亏损已成定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