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新闻:
1、英国首相将赴欧盟进行“脱欧”协议谈判 英国首相府19日说,首相特雷莎·梅20日将前往布鲁塞尔,与欧盟领导人就修改“脱欧”协议进行谈判。
2、德国经济躲过“技术性衰退”后前景如何 继前一季度环比萎缩之后,德国经济去年第四季度环比零增长,险些陷入连续两个季度经济萎缩的“技术性衰退”。
3、欧盟启动撤销关税优惠程序 柬欧合作生变各方呼吁对话 欧盟委员会日前以“柬埔寨民主、人权、法治状况无明显好转”为由,宣布正式启动撤销柬埔寨“除武器外全部免税”(EBA)待遇程序。
4、阿根廷称愿以飞机换取玻利维亚超额天然气 据今日俄罗斯网站2月17日报道,阿根廷和玻利维亚之间日前更新了一份天然气合同,里面有一个罕见的细节条款称,如果阿根廷在天然气需求旺季需要比合同额更多的天然气供应且对方能够满足,则将会向玻利维亚交付一架飞机。
5、圣路易斯联储:美国第一季度经济“几乎肯定”会放缓 圣路易斯联邦储备银行指出,本季度美国经济可能至少萎缩10%。但是别紧张,每年开年都会出现这样的萎缩。
国内新闻:
1、2018年部分明星城市增长放缓 “后工业化”考验已在眼前? 2018年,北京、上海、广州、杭州、重庆的增速均低于7%,天津、沈阳、呼和浩特、哈尔滨的经济增速低于6%。
2、地方版“六稳”措施陆续出台 重在拉升投资与消费 各地纷纷出台一些对应的措施,有一些地方还出台了整体的“六稳”措施。其中,普遍受到地方重视的是投资和消费。
3、专家解读混改实操路径:全面严格审计评估 合理设置股权比例 国有企业与国有企业之间交叉持股算不算混改?中央企业与地方国有企业之间交叉持股算不算混改?混合所有制改革与股权多元化之间又有什么区别?
4、推进供给侧改革 坚持结构性去杠杆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晓晶在近日举行的“中国经济50人论坛2019年年会”上表示,从杠杆率风险的视角来看,最大的“灰犀牛”是软预算约束、中央政府兜底、金融体系的体制偏好等传统体制。
5、消费市场承压,专家建议:释放消费潜力 谨防挤出效应 消费连续5年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第一动力。专家认为,“稳消费”对于宏观经济稳定和健康发展的重要性远大于“稳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