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局:2018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较快增长
2019-05-15 07:55:20来源:国家统计局作者:国家统计局编辑:bianji2
2018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较快增长
——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副司长孟灿文解读2018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数据
国家统计局今天发布了2018年平均工资主要数据,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副司长孟灿文进行了解读。
2018年,在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下,一系列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政策措施效果不断显现,国民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企业效益较快增长,激发重点群体活力的收入分配政策开始发力,为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2018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82461元,比上年增长11.0%,增速比上年加快1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7%;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49575元,比上年增长8.3%,增速比上年加快1.5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1%。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重点传统行业平均工资增长加快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钢铁煤炭等行业去产能深入推进,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转型升级加快,企业效益大幅改善。2018年,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等行业利润比上年分别增长4.4倍、43%、37.8%和15.9%,这些行业的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增长速度也较快。以城镇非私营单位为例,上述四个行业平均工资分别增长18.6%、13.6%、18.5%和13.4%,增幅分别比上年提高7.6、5.4、2.8和3.5个百分点。另外,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在上年增长16.3%的基础上,又实现了15.8%的高增长。
伴随工业向中高端加快迈进,2018年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长高于全国投资平均水平,相关行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水平增长速度也较快。其中,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等行业城镇非私营单位平均工资分别增长10.6%、14.0%、11.8%、11.0%、9.3%和13.4%,增幅分别比上年提高0.9、5.6、2.8、3.8、3.8和4.6个百分点。
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交通运输业新建扩建里程大量增加,带动行业平均工资增长。2018年,城镇非私营单位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年平均工资增长11.4%,增幅比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其中,铁路运输业、道路运输业、水上运输业、管道运输业、装卸搬运和仓储业平均工资分别增长12.7%、10.7%、16.8%、20.9%和21.9%,增幅分别提高1.8、2.9、8.3、11.6和11.9个百分点。
二、新兴行业平均工资较快增长
创新投入力度持续加大,2018年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增长11.6%,科技领域实行“放管服”改革,且针对科研人员的收入分配政策逐渐生效,调动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科技创新成果丰硕,科技成果转化率显着,为科研领域平均工资增长创造了条件。2018年,城镇非私营单位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增长14.4%,增幅比上年提高2.8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工资增幅3.4个百分点。其中,研究和试验发展、专业技术服务业、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平均工资分别增长15.7%、13.2%和15.9%,增幅分别提高3.9、2.2和2.3个百分点。
新动能加速成长,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2018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超过7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5.4%,城镇非私营单位批发和零售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增长13.1%,增幅比上年提高3.7个百分点。2018年全年移动互联网用户接入量比上年增长189.1%,电信业务总量比上年增长137.9%,推动城镇非私营单位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平均工资增长11.7%,增幅提高2.1个百分点。
三、部分服务行业工资稳步增长
伴随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持续提升,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不断释放,文化、体育、健康养老等社会事业持续发展,相关行业就业人员工资水平继续提高。2018年城镇非私营单位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增长12.3%,增幅比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其中,文化艺术业、体育业、娱乐业分别增长11.2%、27.5%和19.5%,分别比上年提高0.5、5.2和14.7个百分点;以健康养老为主的社会工作行业平均工资在上年增长14.6%的基础上增长了12.8%。
此外,2018年,有近半数省份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一些省的最低工资标准增幅较大,如广东省从1300元涨至1550元,增长19.2%。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为低工资群体提供托底保障,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水平的增长。
-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粮油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粮油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金农网”。违反上述条款,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3,本网所展示的信息由买卖双方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本网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 4,友情提醒:网上交易有风险,请买卖双方谨慎交易,本地最好是见面交易,异地交易请多学、多看、多问、多了解,网上骗术多种多样,谨防上当受骗!
- 5,本网刊载之所有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地址不清稿酬未付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编辑部电话:0451-88003358 电子信箱:info#chinagrain.cn(请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