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频释流动性:破解“钱荒”隐忧
2019-06-21 08:09:37来源:中国经营报作者:谭志娟编辑:bianji2
临近6月末,市场流动性状况备受关注。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同业存单市场也对流动性产生了扰动。
近日来,央行维稳市场动作频频。有券商统计,6月以来央行共进行3次14天逆回购、3次28天逆回购和2次MLF投放操作,释放长钱,维持半年末流动性平稳。
对此,受访业界专家认为,虽然流动性出现隐忧,但从最近的情况来看,央行在多方面呵护资金面,因而这种扰动可控,今年6月爆发钱荒的可能性不大。
维护半年末流动性平稳
6月17日,央行发布公告称,为对冲税期、政府债券发行缴款等因素的影响,维护半年末流动性平稳,于6月17日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1500亿元14天期逆回购操作。同理,6月18日央行又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900亿元14天期逆回购操作。
实际上,为维护半年末流动性平稳,央行稍早前还重启了28天逆回购。6月12日,央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350亿元逆回购操作,其中包括200亿元28天期逆回购操作;6月13日与6月14日央行连续两天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1000亿元28天期逆回购操作。
不仅如此,为呵护中小银行流动性,6月14日,央行发布公告称,决定于2019年6月14日增加再贴现额度2000亿元、常备借贷便利(SLF)额度1000亿元,加强对中小银行流动性支持,保持中小银行流动性充足。在一些机构人士看来,该措施增加了中小银行直接向央行借钱的能力,可以显着缓解流动性的结构性紧张。
对于央行最近频繁进行公开市场操作的现象,联讯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奇霖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临近年中考核,部分MPA考核存在压力的银行有减少资金融出,增加资金流入的诉求。若不释放流动性,资金市场容易出现结构性的资金紧张。二是本月同业存单的兑付压力较大,约1.7万亿元的同业存单于本月到期。三是市场上存在流动性分层的现象,非银资管资金融入困难,释放流动性是解决该问题的必要条件。”
在李奇霖看来,在针对中小行定向降准落地外加央行大额投放的支持下,市场总体流动性比较充裕。
从2019年5月15日开始,央行对服务县域的农村商业银行实行较低存款准备金率,分三次实施到位。6月17日为实施该政策的第二次存款准备金率调整,释放长期资金约1000亿元。
同业存单成监控重点
记者采访获悉,今年市场流动性与以往有所不同。
昆仑健康保险资管中心首席宏观研究员张玮告诉记者,受包商事件影响,近期同业存单发行压力加大,对中小银行的资金扰动不可避免。这正是近期央行增加再贴现额度2000亿元和常备借贷便利1000亿元以确保中小银行流动性充足的直接诱因。
李奇霖解释称,同业存单是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吸收同业负债的重要工具。每逢季末,银行都会大量发行同业存单,来满足LCR等流动性监管指标的要求,今年情况比较特殊,中小银行存单发行不畅,可能会让一部分银行的年中考核压力加大,缩减对非银机构的资金融出意愿。
“同时,由于资金市场的风险偏好下滑,较多金融机构提高的质押券的入库要求,持有中低评级信用债的非银资管质押融资成本上涨,难度加大,资金市场出现了结构性紧张的现象。”李奇霖表示。
此外,张玮还指出,猪肉和鲜果价格攀升,导致二季度通胀压力不减,进而推升市场利率,也对流动性造成影响。而年初以来债券发行大幅提前也形成资金挤占。
但从最近的情况来看,央行在多方面地呵护资金面,这种扰动可控。因而受访专家认为,6月发生“钱荒”的可能性不大。
“监管机构通过多种手段对流动性总量和传导机制进行了调节,中小行的同业存单发行规模与成功率提升,非银资管质押融资的难度下降,现在资金市场上的信用分层现象已经有了较好的改善,6月发生钱荒的可能性并不大。”李奇霖对记者说。
张玮也持类似观点,“尽管今年年中将要面临较以往更严峻的流动性压力,但央行的‘呵护’也更为频繁。一方面,平稳健康的金融市场是振兴实体经济的必要保障;另一方面,现阶段以商业银行为主的间接金融仍是国民经济的核心,银行间流动性一旦出现危机,将会很快延伸至非银和实体经济。因此,考虑货币工具的多样化、操作空间的相对充沛,再次爆发‘钱荒’的概率微乎其微。”
-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粮油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粮油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金农网”。违反上述条款,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3,本网所展示的信息由买卖双方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本网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 4,友情提醒:网上交易有风险,请买卖双方谨慎交易,本地最好是见面交易,异地交易请多学、多看、多问、多了解,网上骗术多种多样,谨防上当受骗!
- 5,本网刊载之所有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地址不清稿酬未付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编辑部电话:0451-88003358 电子信箱:info#chinagrain.cn(请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