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政策提速增效 稳增长与保民生同步推进
2019-07-01 07:51:34来源:中国经济时报作者:陈婧编辑:bianji2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近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顺应群众期盼改善居住条件;确定提前完成农村电网改造升级任务的措施,助力乡村振兴;要求巩固提高农村饮水安全水平,支持脱贫攻坚、保障基本民生。
此轮财政政策如何在强力支持民生补短板的同时,做到稳增长和保民生同步推进?对此,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研究室副主任何代欣。
中国经济时报:近期,一系列财政政策如何在支持民生补短板的同时,促进稳增长与保民生同步推进?
三个方面发力
何代欣:一段时间以来,财政政策应该说在全面加力提效、提速增效。在这个提速的过程当中,财政支出的力度逐步加大,进度持续加快。特别是在面对外部经济冲击和整个经济环境快速变化的情况下,财政政策在稳增长过程当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并且正在持续发力。
财政政策究竟如何发力?大概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财政政策要保证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目前中国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面对如此大的GDP体量,维持高水平供给和需求的均衡尤为重要,基于此,财政政策的力度不能降低。
第二,有重点的两端发力。众所周知,财政政策不同的侧重点,特别是支出政策的侧重点不同,其效果也不同。目前来看,在稳定经济增长方面,仍需供给和需求两端共同发力。
第三,要找准国民经济当中的短板,同时也要探寻是财政政策能够快速起效的关键点。目前看来,在民生领域,特别是在公共支出领域的一些短板较为突出。因此财政政策在这些领域持续地进行投入,并且希望得到很好的成效。
三大特别之处
中国经济时报: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积极做好“六稳”工作,稳投资是重要方面。要找准切入点,抓住既能满足群众期盼、有利于拓展内需促消费,又不会导致重复建设的重大项目,扩大有效投资,努力实现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一举多得之效。对此,您如何理解?
何代欣:财政政策除了在宏观层面持续发力以及总体的考虑之外,还要兼顾国民经济整体的各个部门当中,特别是在中观层面应该如何配置、如何起效。
目前,整个财政政策,特别是支出政策的起效环节实际上较为特殊。因此,首先要找到重点支出所要覆盖的领域和范围,这样才能够有效地组织资金进入。
其次,在进行投入的过程当中,要关注明确这些资金投入的使用绩效。可以看到,最近积极的财政政策,重点在以住房、供水、供电等为代表的基础设施领域进行了大量投入,这是由于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不断提高的结果。无论是在住房改造、饮用水等城市基础设施等方面仍存在大量的短板,中小城市尤为突出。同时,不同于传统基建,对这些领域的投资能够很好地拉动投资、拉动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会议提出的一些措施与以往相比有三大特别之处。
第一,财政政策的加力提效一举多得。总体而言,既瞄准了稳增长的目标,又对一些重点领域补短板作出部署。同时聚焦目前所亟待完成的重点工作实现的目标,比如扶贫攻坚、改造落后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等。
第二,本轮积极财政政策注重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引入社会资本,不仅既有利于中微观环节当中市场价值的开发,以社会资本填补财政资金空缺,也能够减轻财政压力,还能让市场参与有利可图。
第三,我们更希望此次财政政策进入的基础设施领域,成为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通过新的产业布局推动当地居民服务、产业发展,提升老百姓生活水平。
鼓励金融机构和地方积极参与
中国经济时报:在加快改造城镇老旧小区方面,会议指出,要创新投融资机制。今年将对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安排中央补助资金。鼓励金融机构和地方积极探索,以可持续方式加大金融对老旧小区改造的支持。与以往相比,此举有何进步之处?
何代欣: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传统的做法是棚户区改造,对财政资金需求较大。但是在目前的情况之下,地方财政压力开始显现,积极财政政策应当主要起加大各方面的带动作用,因此,鼓励金融机构和地方积极参与。同时,我们也认为对于老旧小区的改造,如果有金融支撑和市场化机制,会让这种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改造也更加具有可持续性。外部参与方的介入,对管理绩效与运行成效的提升也是有益的。并且,引入外部机构参与,在充裕资金流的同时,对于改造的价值也有一个更好的评估,所以,与以往相比,此举具有进步意义。
布局农村安全用水非常必要
中国经济时报:在巩固提高农村饮水安全水平,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和水费收缴机制,以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等方式吸引社会力量参与供水设施建设运营,对此您有何建议?
何代欣:安全的饮用水是关系到老百姓民生的重要领域,也是核心的指标。但是,农村饮用水的这个问题在城市化的过程当中确实面临污染的问题。同时,又面临着集中居住和分散居住如何经济供水等具体情况的问题,情况比较突出。而长期以来,财政对于农村安全用水的投入还是有一些历史欠账。但依靠乡镇职能,因为从乡村财力情况来看,保证基本的行政运转的财力去支撑投资是其主要工作也不现实。为此,有专项的农村饮用水,而投入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关乎民生重点,而又长期未能有效解决的难题其实是长期的难点。
因此,此次从中央层面整体进行农村安全用水的布局非常必要,同时也是极为紧迫的。
当然,在布局的过程当中,牵涉到资金的运行、管理以及项目工程的实施绩效。这当中有非常多的细节,既要依靠财政的力量来发力,同时也要依靠于精细化的布局。另外也应该善于发动社会和市场的力量共同参与。
需要提醒的是,在引入企业或者社会资本投入的同时,应体现市场机制,要保证参与方的合理收益,而不是摊派任务让其有利可图。因此,财政前期的补贴和后期的支持,也应有所安排是必须的。
众所周知,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是长期花钱的事情,如何在保持资金供给的同时保证工程的质量,还同时,要维持后续公共服务的成本和收益的平衡又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因此,在此过程中,除了资金的投入之外,还要摸索一些现实可行的经验。
-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粮油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粮油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金农网”。违反上述条款,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3,本网所展示的信息由买卖双方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本网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 4,友情提醒:网上交易有风险,请买卖双方谨慎交易,本地最好是见面交易,异地交易请多学、多看、多问、多了解,网上骗术多种多样,谨防上当受骗!
- 5,本网刊载之所有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地址不清稿酬未付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编辑部电话:0451-88003358 电子信箱:info#chinagrain.cn(请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