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RSS源·手机版·广告服务·成功案例·服务介绍·投稿中心·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食用油:48963353玉米:60102854QQ群:大豆:52200431

行业资讯

  • 行业资讯
  • 交易供应
  • 交易求购
  • 交易招商
  • 商情中心
  • 人才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jrs直播网电脑版>正文

“东北粮仓”端牢“中国饭碗”

2019-10-12 09:13:08来源:新华社作者:新华社编辑:xwbj3
分享到:

  “稻浪滚滚千层浪, 万亩良田绿意浓。”正值秋收,广阔的东北大地一派繁忙景象,全国粮食总产的五分之一来自这里。

  70年来,东北三省稳步提升粮食产量,不断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推进绿色农业发展,在我国粮食安全中的战略地位持续巩固,让“中国饭碗”端得更牢。

  东北产全国五分之一的粮食

  又是一年丰收季,近日北大荒农业股份江滨分公司的李月抓住当前晴好天气,开展了水稻割晒工作,拉开了江滨分公司水稻秋收工作的序幕。

  “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你看这籽粒多饱满,收成不错,每亩可达1000斤左右。”李月说。70年前,李月耕种的这片黑土地,还是一片荒芜。经过一代代人的努力,这片曾经杂草丛生、狼群出没的荒野,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去年,黑龙江省粮食产量达到1501.4亿斤,约占全国的九分之一。近年来,该省粮食播种面积、总产量、商品量、调出量均占全国第一,今年预计将迎来十六连丰。

  吉林省榆树市土桥镇皮信村的玉米已开始收获,村书记刘喜龙说,今年亩产约1600斤,而20世纪60年代,皮信村粮食亩产只有130斤左右。

  榆树市农业局副局长孟繁野说,20世纪70年代,榆树年粮食产量16亿斤左右,目前年粮食产量稳定在70亿斤水平,有着“天下第一粮仓”的美誉。

  辽宁省产粮第一大县昌图县今年也迎来丰收。“预计玉米亩产能够达到1800斤。”昌图县东兴村种粮大户吴艳良说,经过多年的发展,村里有了烘干塔、粮食储存库等,种粮的底气更足了。

  近年来,东北三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地位持续巩固。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8年东北三省的粮食总产量达到1785亿斤,约占全国粮食产量的16.9%;2018年,东北三省粮食总产量达到2666亿斤,约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20.3%。

  东北农业现代化引领全国

  现代化大农机的隆隆声奏响了黑土地丰收曲。在黑龙江省孙吴县哈屯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一台大型联合收割机正来回穿梭。车身上,有一个显眼的接收信号装置,这是卫星定位自动导航系统、智能数据监控和传输系统。

  合作社理事长王跃龙说,有了卫星定位导航,把作业地块的经纬度数据输入系统设定后,即可实现24小时不间断工作。“以前十几天才能收完的庄稼,现在十几个小时就完事啦。”

  像哈屯这样的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黑龙江已突破20万个。目前,黑龙江省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7%,高出全国平均水平约30个百分点。

  曾经,农业生产靠天吃饭,但随着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推进,这一状态正在改变。吉林省榆树市天宇种植合作社的1.35万亩土地,建起了浅埋滴灌设施,为土地铺设了一张大“网”。

  这些管线埋到地下2厘米处,管线连接地头的机井,一条条管线就像一根根“毛细血管”。“需要浇地时,把阀门打开就可以自动浇水;需要施肥时,肥料通过管线随水送到农作物根部。”合作社负责人丛建说。

  从手扶犁杖到全程机械化,从大水漫灌到滴灌和指针式喷灌,从分散经营的小农户到“抱团取暖”的新型经营主体,东北农业生产方式正发生深刻变革,农业现代化正引领全国。

  东北绿色农业“点绿成金”

  在吉林省梨树县梨树镇高家村,扒开近3米高的玉米秆子,能看到玉米秸秆整齐地盖在地表,已发黑腐烂。村民杨青魁说,每年秋收后,将玉米秸秆覆盖在地表,第二年春天不翻地,直接耕种。

  这一保护性耕作技术,杨青魁已采用了十几年。他说,保护性耕作提升了抗旱能力,并且比过去少施化肥20%,仍能增产10%,效益大幅提高。

  辽宁省昌图县的农民,几乎家家都种植玉米,按照每亩上化肥100斤,亩产1500斤计算,平均产15斤玉米就需要1斤化肥。种粮大户吴艳良看着板结的土地而心疼,经多方比较,今年他看中了蚯蚓粪肥项目。

  这个项目把秸秆粉碎,与畜禽粪便混合制成饵料,经过蚯蚓过腹化粪,成了“有劲儿”的有机肥。今年吴艳良带领村民们发展蚯蚓养殖200亩,年生产蚯蚓300吨,不仅改良了土壤结构,还带来较好收益,“纯收益在50万元以上”。

  黑龙江省北安市东胜乡万亩蟹稻基地迎来丰收。该基地今年种了1.1万亩蟹稻,其中1万亩和一家大米加工企业签订了订单,每斤稻谷2.1元,比市场价高出六七毛。“加工企业看重的就是我们绿色、优质,我们的每一粒大米,从种到收,都可以实现全程可追溯。”基地负责人李富强说。

  目前,黑龙江省建成了全国最大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全省绿色有机食品认证面积超过8000万亩。不仅黑龙江,吉林、辽宁也越来越重视绿色农业发展,东北正从全国大粮仓向“绿色大厨房”转变。

  1.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粮油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粮油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金农网”。违反上述条款,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3,本网所展示的信息由买卖双方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本网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 4,友情提醒:网上交易有风险,请买卖双方谨慎交易,本地最好是见面交易,异地交易请多学、多看、多问、多了解,网上骗术多种多样,谨防上当受骗!
  5. 5,本网刊载之所有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6.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地址不清稿酬未付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编辑部电话:0451-88003358 电子信箱:info#chinagrain.cn(请把#换成@)
粮油交易
热文TOP10
中国粮油信息网手机APP 广告
“东北粮仓”端牢“中国饭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