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1.国内油价调价窗口将再开启 或迎年内第12次上调 11月4日24时,国内成品油调价窗口将再度开启。多家机构预计,本轮成品油零售限价或将迎来2019年的第十二次上调。
2.商务部:有信心实现未来15年进口30万亿美元商品目标 11月2日,商务部部长助理、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组委会办公室副主任任鸿斌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新闻通气会上表示,中国拥有14亿人口的大市场和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人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消费升级不断提升,中国进口的潜力会进一步的激发和释放,所以有信心实现未来15年进口30万亿美元的商品这个目标。
3.10月制造业内部结构继续优化 机构预计下月PMI或反弹 国家统计局10月31日公布了10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10月制造业PMI有所回落,但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和消费品行业均运行在景气区间,制造业内部结构继续优化,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持续显现。
4.前三季度,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3.9万亿元 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两者共生共荣。近日人民银行发布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3.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1.1万亿元,重点投向基础设施、制造业等重点领域和民营、小微企业等。
5.央企发展报告:利润增长良好 产业链迈上高端 “第三届中国企业改革发展论坛”报告发布会2日在济南举行。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正式对外发布《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报告》,从多个方面,介绍了央企发展情况。
国际新闻
1.美国制造业连续三个月收缩 美国供应管理学会(ISM)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受贸易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10月份美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48.3,虽然环比微升,但该数据已连续三个月低于荣枯线,凸显美国制造业面临的严峻局面。
2.英国贸易逆差创八年新高 英国国际贸易部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英国贸易逆差近380亿英镑(1英镑约合1.29美元),显着高于2017年的251亿英镑,为2011年以来最高水平。
3.欧洲中央银行行长拉加德正式上任 能否提振欧洲经济? 11月1日,欧洲中央银行第四任行长拉加德正式走马上任,开启8年任期。拉加德的前任德拉吉因带领欧元区渡过债务危机,受到欧元区较高评价。但他留下的量化宽松“遗产”,也在欧元区内部引发分歧。
4.巴西今年第三季度失业人数为1250万 就业形势仍严峻 巴西地理统计局(IBGE)当地时间10月31日公布的就业调查报告显示,今年第三季度,巴西失业率为11.8%,全国失业人数为1250万。
5.美国专家称:美元地位正在受到威胁 美媒称,美国全球安全分析研究所联合主任安妮·科林警告,数十年来,美元一直是全球主要储备货币,但这种地位正在受到威胁,因为不少国家正试图对抗其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