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RSS源·手机版·广告服务·成功案例·服务介绍·投稿中心·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食用油:48963353玉米:60102854QQ群:大豆:52200431

行业资讯

  • 行业资讯
  • 交易供应
  • 交易求购
  • 交易招商
  • 商情中心
  • 人才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jrs直播网电脑版>正文

政策“天花板”效应显现 后市麦价上涨空间有限

2019-11-08 08:51:05来源:粮油市场报作者:粮油市场报编辑:xwbj3
分享到:

  10月份,受阶段性供需偏紧及政策稳定利好的双重支撑,各地小麦价格不仅普遍出现上涨,而且涨幅相对较大。同时,由于小麦市场价格不断走高,也推动国家临储小麦交易回暖。

  有关市场机构监测显示,10月1日,国内小麦市场平均价格为2292元/吨,10月31日为2370元/吨,月内整体上涨78元/吨,涨幅为3.4%。

  随着市场小麦价格不断上涨,当前部分高价区小麦价格已与临储小麦到厂成本日趋接近,政策“天花板”效应将会有所显现。预计后市小麦价格将围绕竞拍粮到厂成本窄幅波动,再度上行的空间已相对有限。

  麦价稳中偏强   涨势有所放缓

  当前,河北新产普通小麦主流价格为1.16~1.22元/斤,山东1.14~1.22元/斤,河南1.16~1.205元/斤,江苏1.13~1.18元/斤,安徽1.15~1.20元/斤。主产区小麦价格较10月中旬上涨0.005~0.015元/斤,涨幅明显缩窄。

  优质小麦收购价:河南郑州“郑麦366”为2440元/吨,山东菏泽“济南17”为2450元/吨,河北石家庄“藁优2018”为2460元/吨,较10月中旬上涨20~50元/吨。

  优质小麦平均价格低于去年,优普价差同比收窄。当前华北地区优质小麦平均价格为2415元/吨,同比下降287元/吨;优普小麦价差为59元/吨,同比下降143元/吨。

  市场麦价上涨   助推拍卖回暖

  据统计,自政策性小麦恢复常规拍卖以来,10月份共进行了4次拍卖,累计投放1198.46万吨,成交量为11.88万吨,周平均成交率为0.99%。10月9日、16日、23日、30日的成交量分别为0.59万吨、0.38万吨、3.29万吨、7.62万吨,成交率分别为0.19%、0.12%、1.1%、2.53%。

  由于前期主产区小麦市场价格持续上涨,新陈小麦之间的价差逐步缩窄,部分高价区新麦收购价已逐步接近政策性粮源到厂成本。10月30日,2018年产白小麦成交均价为2370元/吨,加上30元/吨的出库费、20~40元/吨的运输费用,陈麦到厂成本为2420~2440元/吨。而当前主产区一等普通新小麦主流收购价为2380~2420元/吨,新陈小麦之间仅有20~40元/吨的价差。

  市场认为,随着小麦市场价格不断上涨,其与临储小麦到厂成本将会逐步接轨。一旦政策性小麦在价格上能够顺利进入市场,其成交状况也将随之进一步好转。

  下游提价谨慎   粉企运营艰难

  当前特一粉出厂价:江苏徐州3140元/吨,河北石家庄3000元/吨,山东济南3080元/吨,河南郑州3080元/吨,均与10月中旬持平。

  10月份以来,主产区面粉出厂价格大体上涨30~50元/吨,而同期小麦价格上涨40~100元/吨,制粉企业“两头受挤”。

  麸皮出厂价:河北石家庄1360元/吨,河南郑州1380元/吨,山东济南1360元/吨,江苏徐州1370元/吨,安徽宿州1360元/吨,均较10月中旬上涨20~30元/吨。

  监测显示,10月30日,华北面粉企业整体开机率50%,周环比持平,较10月初回落2个百分点。华北黄淮制粉企业理论加工利润136元/吨,周环比下降10元/吨,较10月初下降28元/吨。

  供需格局宽松   再涨空间受限

  市场人士认为,当前主产区小麦价格已基本处于阶段高位,局部地区价格已经逼近政策“天花板”,后期国家临储小麦拍卖到厂价也基本上是市场小麦价格的顶部。

  河南、江苏、安徽三省政策性小麦粮源较多,库存较为充足,小麦价格上涨空间将会受限。而河北、山东两省政策性粮源相对不多,小麦价格仍会引领市场,加之今年小麦质量较好,市场新麦价格或突破拍卖粮进厂成本,不过大幅偏离政策顶部价格的概率不大。

  当前,绝大部分粮源仍滞留于流通领域,市场新麦供给在一定时期内仍将维持充裕。

  国家临储小麦剩余库存量超过9000万吨,以前年度小麦占比仍然较高,去库存压力较大。

  尽管当前国家对小麦销售底价未作调整,但市场对存储时间长的政策性库存降价销售的预期一直存在,一旦拍卖底价再次出现下调,势必对小麦市场价格产生较大压力。

  1.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粮油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粮油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金农网”。违反上述条款,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3,本网所展示的信息由买卖双方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本网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 4,友情提醒:网上交易有风险,请买卖双方谨慎交易,本地最好是见面交易,异地交易请多学、多看、多问、多了解,网上骗术多种多样,谨防上当受骗!
  5. 5,本网刊载之所有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6.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地址不清稿酬未付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编辑部电话:0451-88003358 电子信箱:info#chinagrain.cn(请把#换成@)
粮油交易
热文TOP10
中国粮油信息网手机APP 广告
政策“天花板”效应显现 后市麦价上涨空间有限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