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退休准备指数回落至6.15 近两年来首现下降
2019-11-18 08:16:25来源:每日经济新闻作者:袁园编辑:bianji2
近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保险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和同方全球人寿共同发布《中国居民退休准备指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今年中国居民退休准备指数为6.15,相对于2017年的6.31与2018年的6.65有所下滑,但高于2016年的6.04。
《报告》分析称,指数下降的主要原因是2019年中国居民对于退休生活的愿景与信心有所回落。其中,中国近期经济增速放缓及国际局势复杂多变或是增加居民紧张感的重要原因,但总体来说居民对于退休生活仍呈乐观状态,对于未来收入预期依然良好,对宏观经济仍有平稳预期。
据悉,该项调研于2012年由荷兰全球人寿保险集团启动,调查范围主要在欧洲、北美等地区,中国2013年起也被纳入调研范围,该指数的构建指标主要包括退休责任意识、财务规划认知水平等6大因素,其中,6~7.9为中等准备指数。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中国保险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陈秉正解读报告时指出,从下降的主要原因来看,2019年中国居民对于退休生活的愿景与信心有所回落,但总体仍呈乐观状态,中国近期经济增速放缓及国际局势复杂多变或是增加居民紧张感的重要原因。2019年中国居民退休指数的构成与2018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退休准备充分度”以及”财务问题理解能力”上,而在”取得期望收入的信心”方面与2018年相差不大,可见居民对于未来收入的预期仍然保持积极乐观,对于宏观经济的预期也没有大幅变化。与此同时,陈秉正教授强调退休指数不会一直上升,指数的波动体现了中国居民对于退休准备的意识趋向成熟。
据目前发展来看,经多年发展,我国基本形成了由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职业)年金、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构成的养老保障三支柱格局。从报告数据来看,中国居民养老普遍认为“第一支柱”政府应承担更多责任,依赖政府养老金,对“第三支柱”个人进行的退休理解认同度仍显不足。
“作为多支柱养老保障体系的重要部分,推动商业养老保险实现与第一支柱的均衡发展,对于个人养老生活水平的提高、制度稳定性,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陈秉正建议,应将老龄金融作为金融事业分支,目前对于老年群体财务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需求,学界和业界关注度不够,只有深入了解他们这样需求,才能真正研发出老年人需要的保险产品。
-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粮油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粮油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金农网”。违反上述条款,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3,本网所展示的信息由买卖双方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本网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 4,友情提醒:网上交易有风险,请买卖双方谨慎交易,本地最好是见面交易,异地交易请多学、多看、多问、多了解,网上骗术多种多样,谨防上当受骗!
- 5,本网刊载之所有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地址不清稿酬未付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编辑部电话:0451-88003358 电子信箱:info#chinagrain.cn(请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