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商务部门资料显示,中国杂交稻已推广至30余个国家和地区,在国外审定登记的品种亦逐年增加,年出口量达3,000余吨,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据中新社8月6日报道,起源于湖南的“东方魔稻”杂交稻正在世界遍地“开花”,为解决全球粮食问题发挥重要作用。湖南省商务厅6对外透露,目前全球已有30余个国家和地区研究或引种中国杂交稻,中国的海外杂交稻种植面积达到3,000余万亩。
湖南是杂交水稻技术的发源地,拥有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为首的高科技专家队伍和世界领先的杂交稻科研水平。秉承袁隆平“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的宗旨,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在中国研究成功以来,湖南通过积极开拓杂交稻国际市场,开展杂交稻援外合作等举措,让杂交稻在全球大面积推广应用。
湖南商务部门资料显示,中国杂交稻已推广至东南亚、南亚、南美、非洲等地30余个国家和地区,在国外审定登记的品种亦逐年增加,年出口量达3,000余吨,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此外,湖南还以杂交水稻援外技术培训班为桥梁,广泛传播杂交水稻技术,先后培训了来自五十多个发展中国家的两千多名政府官员和农技专家,同时实施了中国-菲律宾农技中心等一批援外项目,为世界粮食增产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全球的水稻亩产量仅为200公斤,每年的粮食缺口在3亿吨左右,有逾10亿人处于粮食短缺状态。中国超级稻目前亩产已达800公斤,由袁隆平院士领衔的杂交水稻三期攻关正朝着亩产900公斤的目标前进。按袁隆平新近提出的一项“十年内在世界推广1,500万公顷杂交水稻”计划,其实施将可为世界增产粮食3,000万吨以上,解决1亿人的吃饭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