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府出台“关税豁免”政策?逆向思维有三点启示
2018-07-09 08:47:12来源:公众号 甜甜余味作者:粮信网编辑:xwbj4
该信息为VIP会员信息
您的会员级别不够或购买的信息类别不符,变更请致电客服。
客服电话:0451-88001128 / 88001138
温馨提示:信标题后带有

图标的,均为本站付费会员信息,购买本站会员服务后才可正常浏览。
该信息为VIP会员信息
请登录会员账号后浏览,如您的账号为免费会员,请联系客服购买续费。
客服电话:0451-88001128 / 88001138
温馨提示:标题后带有

图标的,均为本站付费会员信息,购买本站会员服务后才可正常浏览。
美国时间7月6日下午3点,也就是在中美贸易战正式开始后15小时,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宣布,将向对华征税产品启动个别豁免的申请程序。
这项宣布说,美国当天开始对818个关税项目下、价值340亿美元的中国产品征收25%的关税;这些关税项目下的产品被查明受益于包括“中国制造2025”在内的中国工业政策。为了回应强迫美国转移技术和知识财产的中国不公平贸易手段,美国决定对这些关税项目下的相关产品采取相关征税措施。
该宣布同时表示:公众可以在90天内申请为某个关税项目下的特定产品申请关税豁免,其他人可以在14天内对有关申请提出意见,申请人再有7天时间对有关意见做出回应。有关豁免申请获得批准后,豁免措施将从2018年7月6日起具有一年的有效期。
乍看之下,是不是会得出美国政府“反悔”“示弱”“找台阶”的印象?
仔细看这篇声明,结合近期各种报道及分析性文章的观点,逆向思维却有不同启示:
第一个启示,美国政府发动对华贸易战的根本出发点从未改变,始终是为了给中国经济发展添堵,尤其是对中国工业振兴方面的战略性扼制,这也注定了中美贸易战不可避免的遭遇战属性。整篇文章不长,但是“中国制造2025”就出现了三次。开头部分表示:发起征税的对象,就是受益于包括“中国制造2025”在内的中国工业政策的产品;文中说明,要根据“该产品是否对中国的相关工业计划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比如‘中国制造2025’”来决定是否给予“豁免”;文末再次强调,之所以发起对华关税打击,就是因为中国出台的政策致力于在高新技术领域获得经济领导权,再次举出“中国制造2025”的例子(原文是:These policies bolster China’s stated intention of seizing economic leadership in advanced technology as set forth in its industrial plans, such as “Made in China 2025.”)。
显然,中国在工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布局及发展,以及由此带来的未来在国际经济领域话语权的变化,才是美国政府最不愿意看到的。看到这一本质,就不用奇怪美方为什么总要揪住几个站不住脚的借口不放了。实际上,就算不找或者找不到借口,美国政府也是迟早会发起这场交锋的。
第二个启示,特朗普政府为了发动这场贸易战,打得并非无准备之仗——除了对外放狠话(不排除故意制造烟雾弹混淆视听)、制造混乱内斗的各种戏码、抛出阶段性目标等,在实实在在的操作手段上,还有一系列行动计划。这次推出的“关税豁免”政策,一方面能够在极端项目上稳定人心,另一方面也通过这些审核程序能把主动权抓到了自己手里。客观来说,这还真说明特朗普政府的务实和弹性不可小视,“资本主义垂而不死”不是没有理由的。如果美国政府的操作是始终一成不变、一味强硬蛮横的,美国经济受到冲击的规模和强度会更大,体会到被贸易战打疼的时间点会更早。相反,如果他们的处理手段更加丰富多元,这场仗打的时间恐怕会更长,中美较量会更具复杂性、长期性、艰巨性。
第三个启示,中国的本土制造业要下大力气加强。据《华盛顿邮报》报道,美国这次对中国发动贸易战所波及的中国产品中,有不少其实并不是中国自己的企业生产的,而是美国或其他西方国家在华分部的产品。报道还介绍说,得出这一结论的是美国知名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而从彼得森的相关报告来看(如下图),情况的确如此:尤其是在计算机和电子产品这一项,中国向美国出口的产品中,非中国企业生产的比例占到了87%,其他制造业也有68%。虽然这印证了美国政府征税“是向世界开火,也是向自己开火”,更是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全球经济化形势的直接打击,但是反观我们的出口结构,却正说明我们在制造业尤其是先进技术行业仍然需要奋起直追。
我们中国人,从来是有勇气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的;
但是光有勇气也是不够的。
信念+冷静,理性+行动,才能助我们走得更好更稳。
-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粮油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粮油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金农网”。违反上述条款,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3,本网所展示的信息由买卖双方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本网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 4,友情提醒:网上交易有风险,请买卖双方谨慎交易,本地最好是见面交易,异地交易请多学、多看、多问、多了解,网上骗术多种多样,谨防上当受骗!
- 5,本网刊载之所有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地址不清稿酬未付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编辑部电话:0451-88003358 电子信箱:info#chinagrain.cn(请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