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全球大米价格持续上涨,加上担心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越南、印度、柬埔寨和埃及等世界多个主要大米出口国,纷纷在上周出台限制大米出口的措施,以首先保证满足国内需求。
越南今年大米出口量
将减少四分之一
上周,世界第二、第三大大米出口国越南和印度相继宣布减少大米出口量,以确保国内供应,这可能将推动大米国际市场价格进一步攀升。
3月28日,越南政府宣布今年大米出口量将减少四分之一。政府希望能够保留更多大米供应国内市场,以缓和大米价格上涨的压力。
同一天,印度禁止除价格最昂贵级别外的其他所有等级的大米出口;3月25日,埃及政府宣布从4月1日开始实施为期6个月的大米出口禁令,禁令实施期限比往年有所提早;3月26日,柬埔寨宣布除政府部门外,禁止所有私营机构出口大米。
越南、埃及和印度去年均有限制大米出口的措施,但是幅度都不如今年大。作为世界最大的大米出口国,泰国迄今为止还没有出台相关措施,不过,泰国国内目前正就此展开讨论,而很多泰国出口商已经主动停止出口贸易。
大米价格暴涨
贫困家庭雪上加霜
据报道,全球有接近一半的人口以大米为主食。在过去三个月,国际市场上的大米价格几乎翻了一倍。这无疑对以大米为主食的亚洲上千万贫困家庭造成雪上加霜的局面。
在越南首都河内,在瓷器店当售货员的曹敏红(音译)表示,粮食价格特别是大米价格的上涨,迫使她不得不改变饮食习惯。她说:“我花的钱一样多,但是获得的食物却少了。”
最近几个月,越南的大米零售价格最高上涨了六成。而在很多发展中国家,除了大米之外,小麦、大豆、猪肉和食用油的价格都水涨船高。
越南农业研究所负责人阮文博(音译)表示,政府预期到2010年之前,大米产量将进一步增长。但是,政府需要采取有力措施,协助农民对抗水稻病毒和害虫等灾害。
(山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