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新闻: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称赞“一带一路”造福世界人民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丝绸之路”项目协调人哈桑·劳斯特勒30日在此间接受采访时说,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不仅有助于教科文组织实现“丝绸之路”项目目标,也将造福于世界各国人民。
2、英国脱欧前“派糖”:大规模减税 终结紧缩年代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英国29日公布脱欧前最后一份财政预算案,财政大臣哈蒙德称,“英国的紧缩年代已经终结”,英国政府未来5年将大增开支及减税,总额达1030亿英镑,包括提高个人所得税纳税门槛,放宽在职贫穷家庭申请社会福利的限制。
3、欧元区10月通胀率升至6年最高 欧盟统计局31日发布的初步预估数据显示,欧元区10月通胀率为2.2%,高于9月的2.1%,为2012年12月以来最高水平。
4、土耳其央行大幅上调通胀预期 土耳其央行3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土耳其今年全年通货膨胀率预计为23.5%,大幅高于此前预测的13.4%。2019年通胀率预计将达15.2%。
5、日本央行决定超宽松货币政策保持不变 日本央行31日召开金融政策决策会议,决定维持目前的大规模货币宽松政策不变,并下调了2018财年的实际GDP增速预期以及2018财年至2020财年的通胀预期。
国内新闻:
1、国办发文:加大基建项目金融支持力度,鼓励民资加入 为进一步增强基础设施对促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改善民生等方面的支撑作用,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保持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力度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要求着力补齐铁路、公路、水运、机场、水利、能源、农业农村等领域短板。同时加大对在建项目和补短板重大项目的金融支持力度,合理保障融资平台公司正常融资需求,充分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
2、前三季度东部出口逆势加快 外需回暖还是抢出口? 今年前三季度,东部地区除了福建比去年同期逆势加快外,其他地区经济增速都有所放慢。导致经济增速放慢的原因,主要是工业增速放慢。不过,同一时期出口却逆势加快,与实际预期有些背离。
3、11月起我国降低1585个税目的进口关税 总水平降至7.5% 11月1日起,我国降低1585个税目的进口关税,关税总水平从9.8%降至7.5%。
4、加快专项债发行鼓励民间投资 基建补短板资金来源迎多项利好措施 10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保持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力度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中,对保持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力度提出了多项措施。
5、人社部:我国提前一个季度完成全年就业目标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今天表示,前三季度,我国就业形势总体稳定,提前一个季度完成了全年的就业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