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RSS源·手机版·广告服务·成功案例·服务介绍·投稿中心·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食用油:48963353玉米:60102854QQ群:大豆:52200431

行业资讯

  • 行业资讯
  • 交易供应
  • 交易求购
  • 交易招商
  • 商情中心
  • 人才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jrs直播网电脑版>正文

玉米市场“寒冬”已提前来袭!

2018-12-20 08:37:57来源:对冲研投、农产品期货网作者:对冲研投、农产品期货网编辑:xwbj1
分享到:

  

  玉米市场“寒冬”已提前来袭!
  今年东北新玉米上市进度同比偏慢,致使玉米现货市场一直维持涨势,同样玉米期货市场近月合约也维持高位运行的态势,据不完全统计,截止11月末黑龙江售粮进度约17%,同比慢8%;辽宁售粮进度约15%,同比慢7%;内蒙古售粮进度约10%,同比慢4%;吉林售粮进度约7%,同比慢10%。在东北产区售粮进度偏慢的影响下,市场新粮供应不足,导致玉米价格出现连续上涨的态势,11月中下旬新粮收获后基层农户惜售心理浓厚,促使价格继续上涨,截止11月末,全国玉米均价1900元/吨,环比上月涨70元/吨,涨幅在3.83%,同比去年涨幅在14.60%。下游深加工企业收购方面,吉林地区厂家新粮主流收购价在1780-1850元/吨,同比去年高300元/吨左右,涨幅在19.35%,下游深加工和饲料企业尽管不断提价收购,但是收购量仍然不足,收购价格越是上涨基层农户惜售情绪越浓,如此循环导致价格不断走高。
  于今年玉米生长时期东北遭遇春旱,多个地区出现补种苗的情况,导致玉米成熟期较往年推迟一个月左右时间,但是进入12月中下旬将迎来售粮高峰,价格开始受到冲击,前期率先成功站上1900元/吨关口的吉林松原嘉吉生化公司打响降价“第一枪”,该企业已连续四次降价。12月2日将三等以上14%水分新玉米价格首次降至1890元/吨后,目前已降至1830元/吨,累计较11月末下调70元/吨。中粮公主岭及黄龙公司、吉林新天龙及前期同样涨势迅猛的辽宁益海嘉里淀粉厂纷纷下调收购价,中粮公主岭及黄龙公司将陈玉米收购价下调10元/吨,三等以上14%水分以内1830元/吨,超出拒收;吉林新天龙实业新玉米三等以上干粮1870元/吨,较11月末下跌10元/吨,扣量比1∶1.24;辽宁益海嘉里淀粉厂收购价目前跌至1880元/吨,较高点回落10元/吨。无独有偶,南北港口玉米价格也跟随东北产区明显下跌,单日下跌20~40元/吨不等,最高理论平舱价格失守“2000元”大关,广东沿海港口散船陈玉米距离跌破2000元/吨仅一步之遥。
  目前玉米现货市场压力较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在新粮方面,今年东北气温偏高,但是进入12月份以后天气逐渐转冷,为玉米上冻脱粒及批量上市提供环境基础,且随着东北天气的逐渐转冷,农民存储的难度也会加大,会迫使农民卖粮,加上年关降至,基层农户的还贷压力也会促使农户积极卖粮,届时基层售粮心态或将有所松动,12月份将进入新粮卖粮高峰期。在陈粮方面,今年临储玉米拍卖成交量在1亿吨,特别是9月、10月份的成交量出现放大,成交量高达3000万吨,在12月底之前这3000万吨的临储玉米要集中出库流向市场,出库速度逐步加快,市场供给趋紧的态势将大大缓解,陈粮的持续供应一定程度上平抑了玉米市场价格的上涨动力。整体看来,12月份至春节前这段时间,新粮集中上市,陈粮供应压力增大,届时玉米价格必然受到一定冲击,和往年相比今年玉米供应压力整体后移,玉米价格回落风险较大,但是该来的总会来。
  笔者认为后期玉米市场的风险点主要是:第一,今年临储4000-5000万吨玉米要结转至2019年,会增加2019年的供应量,第二,目前非洲猪瘟疫情持续发酵,使得养殖市场深受打击,养殖规模萎缩、存栏减少将持续影响玉米的饲用需求,第三,中美贸易仍在谈判,进口玉米、高粱及DDGS的数量也存在不确定性,后期进口量能否反弹要画个大大的问号。此外需重点关注的是,我国临储小麦稻谷的库存量极大,由于库存时间长的已超过五年,2019年进行定向拍卖的可能性很大,超低的价格可能会替代部分玉米的用量。
  玉米市场的风动幡动与心动
  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众所周知,股票市场会受到情绪的剧烈影响,其实公司利润波动并没有那么大,但市场情绪在极度乐观和极度悲观之间来回波动,使得PE在从低于10到超过30之间大幅波动。
  最近2个月,国内玉米期货市场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非常典型地反映了市场情绪极端波动对于价格的影响。
  10月份的时候,市场一片乐观,1-5和5-9价差全部是full carry结构,市场主导逻辑是,18年1亿吨的拍卖量代表着产需缺口,而19年临储库存已经不足8000万吨,所以未来玉米应该是上不封顶的大牛市,远月提前给出完全覆盖持仓成本的升水。
  但到了11月份,市场越来越悲观,市场主导逻辑,突然变成了对猪瘟和进口的担忧,远月合约从full carry升水变成了贴水,现货也开始往下跌。此时,原来的利多因素已经完全消失了吗?
  对国内玉米市场而言,风动可以理解为宏观环境的变化,比如猪瘟、进口政策、宏观经济,幡动可以理解为供需变化,心动则是市场对价格的预期。每当宏观环境发生一次变化,理性的投资者首先需要分析判断,是否对供需产生了明显影响以及多大幅度的影响,然后再判断在供需变化的基础上价格会如何变动。但市场并不总是理性的,容易听风就是雨,情绪发生巨大变化。
  目前来看,猪瘟的影响可能会导致18/19年度猪料消费玉米量下降10%约1000万吨,但禽料消费增加可能会导致18/19年度禽料消费玉米量增加5%约400万吨,这样饲料消费共减少600万吨,和深加工玉米消费量的增幅应该相仿。进口方面,即使美国谷物进口全部放开,高粱进口量也就比上年度持平略增,而大麦的进口量因为进口利润变差同比应该会下降,玉米进口量有720万吨的配额限制,即使全部进来全部投放市场,那总的谷物进口量同比增幅应该也不会超过500万吨。
  而我们原先预估的产需缺口可是有5000万吨的级别,这5000万吨的缺口会因为多进口500万吨的谷物而发生根本性逆转吗?临储库存已经从2.4亿吨经过两年时间就降到8000万吨以下。黑龙江大豆320玉米25的补贴注定会减少玉米面积增加大豆面积。今年9月份拍卖粮充足供应阶段锦州港平舱价格在1800-1850元/吨,19年拍卖粮供应成本会比这个更低吗?而现在C1905的价格(大概率是新粮交割)已经跌到了1850元/吨附近。个人认为,市场情绪已经处于极度悲观的区间。后期三个不确定的利空因素,农民售粮压力、猪瘟对需求的影响、进口政策,需要被一一检验,如果被证伪,就会出现修复行情。
  市场情绪在极度乐观和极度悲观之间来回波动,对个人投资者来说,逆市场情绪而动应该会好于追随市场情绪。

  1.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粮油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粮油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金农网”。违反上述条款,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3,本网所展示的信息由买卖双方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本网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 4,友情提醒:网上交易有风险,请买卖双方谨慎交易,本地最好是见面交易,异地交易请多学、多看、多问、多了解,网上骗术多种多样,谨防上当受骗!
  5. 5,本网刊载之所有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6.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地址不清稿酬未付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编辑部电话:0451-88003358 电子信箱:info#chinagrain.cn(请把#换成@)
粮油交易
热文TOP10
中国粮油信息网手机APP 广告
玉米市场“寒冬”已提前来袭!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