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平:内外需求偏弱 逆周期宏观政策应加力提效
2019-09-04 07:47:07来源:中新经纬作者:连平编辑:bianji2
2019年8月制造业PMI(采购经理人指数)为49.5%,比上个月下降0.2个百分点,连续四个月在荣枯线以下。非制造业PMI为53.8%,比上个月上升0.1个百分点,其中建筑业、服务业景气度分别为61.2%、52.5%。综合PMI为53%,比上个月下降0.1个百分点。生产、订单、价格指数反映出经济增长动能偏弱,下半年经济运行压力不减。
制造业PMI五大分项指数四降一升,生产出现放缓,供需两端走弱。二季度以来制造业PMI已连续四个月在荣枯线以下,本月五大分项指数中生产、新订单、原材料库存、从业人员指数下降,只有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上升。7月工业利润增速转正,8月工业生产高频数据也有回升,六大发电集团日均耗煤量呈逐渐上升趋势,高炉开工率有所上升,与PMI的表现不匹配。这意味着制造业PMI并未受到近期工业数据改善而好转,更多是受到需求预期走弱的影响。尤其8月以来外部环境对制造业预期带来较明显冲击。此外,8月高温和雨水天气影响生产作业,对制造业景气度带来一定影响。
制造业和非制造业新订单指数下降,需求偏弱导致企业生产放缓。制造业新订单为49.7%,比上个月下降0.1个百分点。非制造业PMI新订单为50.4%,比上个月下降0.3个百分点。制造业和非制造业新订单指数同时下降,内外需求走弱压力加大。需求偏弱导致企业生产可能放缓,制造业生产指数为51.9%,比上个月下降0.2个百分点。在非制造业中,服务业和建筑业订单指数走弱。服务业新订单指数为49.4%,比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建筑业新订单指数为53.9%,比上月回落0.8个百分点。由于建筑业订单显着回落,可能影响下半年建筑业生产预期。8月新出口订单指数回升0.3个百分点至47.2%,可能出现抢出口现象。
需求偏弱导致企业缺乏补库存意愿,原材料库存和进口指数下降。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7.5%,比上个月下降0.5个百分点。受内外需求走弱影响,企业生产经营较为谨慎,导致原材料库存指数趋势性下降。产成品库存指数为47.8%,高于上个月,但仍然偏弱,可能存在滞销现象。需求不振也影响到进口增长,进口指数为46.7%,比上个月下降0.7个百分点,预计近期进口将延续负增长。
供需两端价格指数下降,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可能持续负增长。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48.6%、46.7%,分别比上个月下降2.1、0.2个百分点,其中原材料购进价格下降幅度较大。8月主要生产资料价格中有54%的产品价格下降,32%上升,14%基本持平,生产资料价格下降的种类增多。供需两端价格走弱,预计8月PPI降幅将显着扩大。工业产品价格逐渐下行,近期PPI或将持续性负增长,存在阶段性工业通缩的风险。
非制造业PMI小幅上升,主要受到建筑业景气度提升的带动。非制造业PMI为53.8%,比上个月小幅上升0.1个百分点,整体保持平稳扩张势头。建筑业PMI为61.2%,比上个月上升3个百分点,处于较高的扩张水平。扩大内需是下半年重要工作,建筑业市场发展信心持续增强。服务业PMI为52.5%,比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电信互联网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较高,市场信心较好。受到台风和高温天气影响,旅游、住宿、交通运输等领域活动指数较低,这是影响服务业PMI的主要原因。服务业和建筑业新订单指数都出现下降,表明非制造业领域同样存在需求放缓情况。
经济运行存在压力,逆周期调节力度需加大。面对需求走弱压力,宏观政策仍需加大逆周期调节,重点在于扩大有效内需。稳基建的力度需要加大,下半年专项债发行可以提额,着重于补短板领域和转型升级领域。继续推进减税降费工作,重点降低制造企业经营成本,促进企业生产、投资的预期改善,提振制造业信心。以LPR(贷款基础利率)改革推进利率市场化,切实降低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的融资成本。把促进消费政策要落实到位,拓展扩大最终消费需求。秋季之后高温和台风天气影响减弱,随着积极政策逐渐显效,制造业PMI有望走稳或者反弹。(中新经纬APP)
-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粮油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粮油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金农网”。违反上述条款,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3,本网所展示的信息由买卖双方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本网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 4,友情提醒:网上交易有风险,请买卖双方谨慎交易,本地最好是见面交易,异地交易请多学、多看、多问、多了解,网上骗术多种多样,谨防上当受骗!
- 5,本网刊载之所有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地址不清稿酬未付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编辑部电话:0451-88003358 电子信箱:info#chinagrain.cn(请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