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亚洲大米采购需求平平,市场观望气氛浓,个别地区大米价格波动剧烈,其中泰国因汇率和洪灾影响,价格坚挺。印度和巴基斯坦大米价格则在需求不旺的情况下微弱下行,越南大米在9月初便出现大幅下跌,5%碎率白米从352美元/吨跌至325美元/吨,跌幅27美元,9月中旬、下旬则保持在325美元/吨左右徘徊不前,与同品质泰国大米差价拉开到100美元(正常情况在50美元左右)。越南大米极速下跌与中国和菲律宾减少购买有关,但从年比图可以看到7-9月是越南大米的季节性下跌期,后三个月将可能会略有回升。在需求国方面,菲律宾后期进口策略仍然不明朗,就如何把握大米进口和保护农民的平衡,本月邀请WTO“诊断把脉”。
2014-2019越南5%白米价格年比图(美元/吨)
印 度
尽管来自非洲国家的需求不振,因卢比坚挺,价格重新小幅上升印度5%碎率白米价格为373-375美元/吨。能否支撑印度大米价格,西非国家的大米采购是关键。印度政府机构本月早些时候表示,今年4-7月印度大米出口量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26.5%,仅达到314万吨。
越 南
越南5%碎率白米,为325-335美元/吨,这是自2007年11月以来的最低水平,胡志明市的交易员称:“交易活动仍然受到需求疲软的影响。”缺乏新的交易挤压了越南市场,现在价格比年初下降了约13%。
越南媒体援引农业部和农村发展部一位官员的话称,该国正寻求鼓励民间投资使当地大米加工和储存设施现代化,以提高竞争力。
泰 国
泰国5%碎率白米在需求不振和汇率平稳情况下,保持400-420美元/吨的价格不变。泰国大米均价409美元/吨,仍接近2018年6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交易员表示,自今年年初以来,强劲泰铢一直让泰国大米价格保持高企,与竞争对手价差拉大,竞争力下降,导致买家离场观望,需求平淡。
另一方面,由于泰国东北部持续不断的洪灾,最近的一次风暴估计有超过24万公顷的稻田遭到洪水的破坏,市场对远期的供应担忧不断上升,导致市场价格居高不下。曼谷一位交易员表示:“目前,市场对大米供应没有直接担忧,但我们必须预期洪水在年底将对大米供应造成多大影响。”
孟加拉
孟加拉国农业部长阿布杜尔·拉扎克(abdur razzaque)表示,孟加拉正在考虑向遭受低米价和高成本双重打击的农民提供补贴,帮助农民购买现代机械,使生产的劳动力成本降到最低,并提高国内产量。
自5月份解除出口禁令以来,因为孟加拉大米价格仍然高于印度或泰国大米报价,一直无法达成海外交易。
越南大米价格创下十二年来的新低
据监测由于主要进口市场需求量较低,越南5%碎率白米价格已降至325美元/吨,这是自2007年11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越南大米价格自2019年初以来已经下跌了13%。根据越南农业和农村发展部的报告,由于中国减弱了对越南大米的采购,今年1-7月期间,菲律宾是越南最大的大米购买者,七个月内向菲律宾出口了146万吨大米,价值5.8940亿美元,同比增长3.2倍,比去年同期增长2.7倍。占该国大米出口总量的34.5%。
9月新的销售合同的缺乏,尤其是菲律宾采购需求的下降,给越南大米出口价格带来了压力。据传言菲律宾为支持当地稻农收入,将可能减少大米进口。当地贸易商表示,从9月1日至15日,胡志明港口只装载8.25万吨大米,其中大部分货物运往西非和菲律宾。
早在今年6月工业和贸易部的一位代表就预测说,因为越南大米的主要进口商,如中国、印度尼西亚和孟加拉减少了大米进口或库存保持较高。越南出口大米将面临更大的困难。
越南人士担忧泰国大米补贴会重蹈覆辙
据泰国曼谷的越南通讯社报道,泰国内阁已同意从国家预算中提取348亿泰铢,用于大米和油棕种植户的农业补贴项目。在泰国农业和合作社部登记了稻米种植活动的89万多户家庭将成为稻米补贴方案的受益者。这项为期一年的计划将于下月生效,在价格波动下行的趋势中将为稻农弥补亏损。
据湄公河三角洲一家稻米出口公司的负责人说,由于泰国的稻米补贴计划,稻米出口商可能会受到负面影响,因为补贴可能导致泰国稻米库存过高。这位负责人例举了2011年泰国前总理英拉推出的大米补贴计划,导致泰国的大米库存量创下历史新高,超过1100万吨,随后几年推动全球市场的大米销售,导致亚洲大米市场长期陷入低迷行情,影响到越南等主要大米出口国。
但越南一家市场分析机构向《西贡时报》表示,由于泰国大米出口价格高于越南,这意味着泰国在大米价格方面不与越南竞争,因此大米补贴计划目前对越南大米出口的影响较小。越南OM 5451优质大米和Thom 8大米与泰国同类大米相比具有价格优势,而且这两种越南大米是出口市场的首选。因此,泰国补贴不会对当地稻米部门造成很大影响。
泰铢坚挺继续阻碍泰国大米出口
强劲的泰铢一直是泰国出口依赖型经济的一大挑战,其增长率仅为2.3%,是近五年来第二季度最差的年度增速。政府一再对泰铢的强势表示关注。今年,泰铢兑美国美元升值了6.8%(按贸易加权计算),目前泰国汇率是自1997年以来最高的。泰国工业联合会(Federation of Thai Industries)负责人苏潘特(Supant Mongkolsuthree)说:“泰铢对我们来说是相当大的担忧。
泰铢正在强势打击出口,加之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影响,泰国大米出口继续陷入困境,8月份大米出口同比下降45%,这是自2012年中期以来最大的收缩。上个月木薯的出货量下降了25%,橡胶下降了7.2%。
2015年7月31日-2019年10月8日泰铢兑美元月k线图
(泰铢汇率从2015年6月1美元=36.6泰铢上升到目前的1美元=30.39泰铢。)
差价进一步拉大,泰国大米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继续下降,泰国5%碎率白米400美元/吨FOB曼谷,而越南大米320美元/吨FOB胡志明。越南的稻谷价格也低得多,折合每吨5600泰铢(183.67美元),而泰国稻谷价格每吨7500-7800泰铢。泰国大米出口协会的乔基亚特表示,越南货币自去年以来一直相当稳定,由于强劲的泰铢,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等国的买家预计会转向越南,而不是从泰国买大米。
今年7月,泰国大米出口商协会将大米年度出口目标从950万吨下调至900万吨。其中,白米将占390万吨。9月该协会再次调低预测:“受白米大幅下降的带动,今年泰国大米出货量可能降至800万吨以下。”持续走强的泰铢使泰国大米价格高于其他国家的大米,泰国大米出口总量在9月底仅为600万吨,白米出货量将比去年的549万吨下降35%。通常泰国大米出口平均每年1000万吨,白米占了一半,今年白米出口量可能仅能达到300万吨。
泰国商务部最新报告显示,前8个月,泰国大米出口下降26.3%,至530万吨,出口额下滑22%,至28.7亿美元。为了促进大米出口,泰国贸易政策和战略办公室将要求商务部长访问菲律宾和中国等地促销大米。
缅甸大米出口提升迅速 专家提醒应注重质量
缅甸曾一度被誉为世界上最大的大米出口国,1934/1935年度占全球大米贸易的三分之一。然而,完全垄断的国有化导致了恶性循环——低质量的投入和低质量的产出,很快在国际市场上失去竞争力。十年来,缅甸大米行业改革,出口行业出现复苏。缅甸通过海上贸易向欧盟和非洲市场出口大米,并通过缪斯边境贸易路线向中国出口大米。在2017/2018财年为大米出口开辟了新高度,一共出口360万吨大米,打破了50年来的纪录。缅甸大米联盟设定目标在2020/2021年度实现400万吨的大米出口。
在本财年的11个月里出口大米216万吨,而去年同期出口不到78万吨。
根据缅甸稻米联盟MRF与中粮(COFCO)在2019达成10万吨大米贸易协议,8.85万吨将近期交货,其余的将在十二月运出。MRF将尝试与中粮签署新的谅解备忘录,以便在下一个月向中国出口更多吨大米。
在缅甸重回大米出口大国的途中,专家提醒要须注意质量。在缅甸稻米行业面临的诸多挑战中,生产效率和质量问题是关键。
农场的低生产率导致缅甸水稻的低产量。农场生产力水平的许多决定因素与投入有关,包括种子、肥料和灌溉。虽然缅甸政府大力推广水稻种子高产品种。然而农民习惯留种,随着时间的推移,肥料使用不当、灌溉不足和缺乏排水设施等原因导致种子退化。许多农民缺乏完整的田间管理知识,肥料农药使用不当且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
大米加工是个瓶颈,在工厂层面上的低生产率约束出口。包括老旧的设备和电力缺乏,电力同时又限制了加工设备升级。因此要发展加工企业,首先要保障电力基础建设。
机械化生产要注意产业协调。虽然机械化可以提高生产率,但如果没有价值链上的互补升级,也可能适得其反。例如:机械化耕作导致牲畜减少而导致的肥料短缺,化肥生产需要跟上;机械化收割导致潮湿稻谷堆积,如果没有配套的烘干厂会导致变质从而降低稻谷品质和价值等等。
缅甸稻米出口面临质量困扰是多方面的。尽管该国主推播种一些优质品种,但大米出口总体品质偏低。2010-2012年间,大米出口超过90%是25%碎率的大米。令人担忧的是,世界对低质量大米的需求正在迅速下降。
低质量大米出口给农民和贸易商的收益甚微,加上国外市场需求的下降,使得出口低质量大米消化缓慢,库存囤积。因此,缅甸要回到大米出口国前列,解决质量问题才能整体带动稻米产业的发展。
WTO启动对菲律宾大米进口调查
世界贸易组织应菲律宾邀请对稻米进行初步的保护性调查。由菲律宾农业部发起,世贸组织在收到菲律宾正式通知后于9月11开始进行调查。菲律宾敦促WTO通过其政策研究服务提交材料。
保障措施调查旨在确定增加的大米进口是否对国内产业造成或威胁造成严重损害。提出初步保障措施。调查包括大米进口量持续增加的原因,与当地稻谷农产品价格下降导致农民收入损失的关联性等。
机构看市
FAO:食品价格指数9月持稳,仍高于去年水平
粮农组织食品价格指数* 2019年9月平均近170点,与8月持平,但比去年同期上涨3.3%。尽管9月食糖价格大跌,但下挫的影响几乎完全被植物油和肉类价格的上涨所抵消。乳制品指数仅小幅下滑,谷物指数则保持稳定。
粮农组织谷物价格指数 9月平均为157.6点,与8月平均值几乎一样,比2018年9月下跌3.9%(6.4点)。然而,主要谷物的价格走势不尽相同。9月,小麦贸易活跃,价格更为坚挺,但在总体良好的供应前景压力下,仍远低于去年同期(11%)。相反,玉米报价环比下跌,原因是南北半球的出口国大量供应出口,使国际价格持续下滑。9月,随着季节性供应紧张和货币汇率波动提供的支撑被疲软的进口需求以及菲律宾和尼日利亚政策的不确定性所抵消,国际大米价格稳中小幅下滑。
IGC 预计2019/2020年度全球稻米产量、库存、贸易量三量齐增
2019非洲采购需求增涨被包括印度尼西亚和中国等关键市场在内的远东进口采购急剧下降所抵消,全球大米贸易量预计将年比下降4%。预计2019/2020年度的全球大米产量、总使用量和库存将创纪录。
随着中国和主要出口国的库存积累,预计总库存量将年比增长400万吨,达到1.78亿吨的峰值。2020年全球进口需求预计将恢复,主要是以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采购回升带动。
随着中国大米出口回归国际市场,并主要在非洲市场参与竞争,印度和泰国的出口量将可能会低于近年来的高点。
从igc的大米价格指数走势来看,保持平稳趋弱,且不如去年同期,更显低迷。
( 南昌国家粮食交易中心 江西省粮油信息中心 谌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