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相关机构数据监测显示,2015年菜籽粕行情整体大幅下跌,并创三年内最低价格,年内波动幅度为-16%,截至12月31日全国监测均价为1956元/吨。
现货市场
第一阶段:1月下行期,跌幅达为1.60%。1菜粕在水产需求淡季,饲料供应主要是禽料,特别是鸭料,但由于受豆粕替代影响,行情难独立形成。豆粕领跌,截至1月29日豆粕跌幅达9.56%,菜粕、棉粕、DDGS均跟跌。浙江、江苏等地禽流感病例增加,进行家禽扑杀,进一步影响禽料需求。再加上DDGS的替代,进口菜籽到港华南菜粕供应充足,尽管长江流域国产菜粕较少,但菜粕需求的情况更是“捉襟见肘”,菜粕在逆势中难寻利好,继续承压艰难前行。
第二阶段:2-3月上涨期,涨幅达3.10%。春节过后,菜粕行情逐渐回暖,长江流域国产菜粕货源紧张,沿海菜粕现货市场走量增加,油厂开机率上升但仍低于往期。3月之后温度升高,菜粕在水产和鸭料方面的需求逐渐趋于强势,大型饲料厂在春节前就开始备货,春节过后之后备货量逐渐增加。由于菜粕价格低廉,现货走量较为可观,但菜粕和豆粕的价差远低于正常水平,豆粕替代情况持续存在,另一重要替代品DDGS国内三月份到港量20万吨,压制菜粕在需求上涨期价格上行。
第三阶段:4-6月再次回落,跌幅达11.28%。天气转暖,菜粕的水产刚醒需求逐渐开启,但豆粕、菜粕的价差降至500元/吨,菜粕蛋白性价比处于劣势,菜粕的饲料需求最大程度的被替代,水产需求已降至最低,禽料中的菜粕基本被踢出。尽管国产菜粕尚未上市,但疲弱的需求导致沿海油厂胀库频频,价格一跌再跌。厄尔尼诺现象初显,南方频出涝灾,频繁的雨水天气对于岌岌可危的菜粕市场又是雪上加霜。进口DDGS大量到港价格连跌,5月下旬,印度菜粕进口解禁再度回归,菜粕多面受利空打压。6月之后菜籽收储政策由国家收储变成地方收储,地方细则迟迟未出台,油厂观望并未开机,新粕并未供应市场。尽管如此,菜粕始终受豆粕替代压制,旺季依旧逆势下跌。
第四阶段:7月份菜粕止跌小涨,涨幅达2.52%。月初报告利多,豆粕价格大涨,国内部分地区豆粕现货偏紧,随着养殖行业补栏期限的临近,豆粕的需求提升。在7月中旬涨至最高达2850元/吨,国产菜籽粕7月份中旬价格为2150元/吨,价差扩大至700元/吨,菜粕、棉籽粕价格跟随上行。长江流域国产菜粕供应延时,受生猪市场回转,饲料需求弱势有所改观,加上夏季水产需求旺季,国产新粕供应存在缺口,菜粕短暂回暖。
第五阶段:8月-12月长期回落,跌幅达9.46%。菜籽政策的改变导致油厂迟迟收不上菜籽,达不到开机要求,长江流域产区开机率未达到30%,尽管新粕供应短缺,但需求替代一直存在。沿海压榨进口菜籽油厂在国内市场扩大比重,下半年供应菜粕多为国产加籽粕,进口菜籽400美金/吨,价格低廉,油厂压榨利润仍可见,2015年国产菜籽粕产量预计达80万吨,国产菜粕未能供应市场,菜粕整体供应量下降,但受豆粕、DDGS替代,菜粕行情持续萎靡。现沿海国产加籽粕报价为1820-1900元/吨,年前饲料企业冬储备货会对行情有一定提振,且受压榨成本支撑,菜粕价格受到支撑表现挺价。
期货市场
1-5月菜粕期价震荡盘整,适逢春节,需求淡季,菜粕现货价格稳中趋弱,菜粕期价弱势震荡。6月菜籽政策逐渐明朗,现货市场菜粕供应紧张,主力合约期价涨至年内最高2369,之后一泻千里。尽管到了水产旺季,但菜粕现货价格却出现反常规行情,旺季行情不旺,菜粕蛋白性价比节节败退,现货价格节节下跌,期价大幅下滑,到11月23日菜粕期货跌停,全线下跌至1800以下,主力合约1601跌至1709年内最低,日跌幅达4.04%。
后市预测:
2015年菜籽类的油粕产量均下滑,菜籽产业链在2015年呈现成体下行,油厂、贸易商、农户均收益偏低甚至有亏损。菜粕市场来看,2016年更多的是需要关注需求的变化,以及相关替代产品的额走势,饲料整体需求弱势放缓或将确定下方底部行情,蛋白替代情况导致菜粕很难有独立的行情,2016年进口DDGS政策受限,对于菜粕的替代情况可以稍显缓解,豆粕的2016年行情更需关注。供应的缩减也将影响2016年油粕行情走势,国产油菜籽加工企业处于政策调整阵痛期,榨季油厂压榨情况将对菜粕、菜油供应以及行情影响不容小觑,预计2016年菜油行情呈现整体走上趋势,菜粕会因水产饲料需求情况跟随走势,价格基本会在2000元/吨以上。
(和讯期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