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西南地区菜籽逐渐进入成熟收获期,当地菜籽减产的趋势已基本明朗,今年干旱和病虫害的双重来袭使我国西南地区冬菜籽产量减产已成定局,其中云南和四川地区减产幅度在25%~30%左右。
自去年11月以来,我国西南多数地区出现了冬春连旱的“干暖”天气,加之病虫害的侵袭,给当地农作物生长造成了巨大影响,其中云、贵、川地区冬菜籽损失较重。近期随着西南地区菜籽逐渐进入收获期,当地菜籽减产的趋势已基本明朗,根据布瑞克咨询的最新调研显示,今年干旱和病虫害的双重来袭使我国西南地区冬菜籽产量减产已成定局,其中云南和四川地区减产幅度在25%~30%左右。
贵州油菜病虫害严重
贵州地区的油菜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安顺、贵阳和遵义等中西部地区,常年播种面积在700多万亩。目前,当地油菜正处于结荚后期,预计4月上旬左右当地新菜籽将陆续进入收割期,收获期比往年提前5~6天。
据布瑞克咨询了解,尽管今年贵州中西部地区旱情偏轻,但相对于往年仍属于上升趋势,由于受菌源量、气候、作物生长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当前该省油菜主要病虫害呈中等发生,但总体程度重于去年。主要有菌核病、霜霉病等,发生面积200多万亩,涉及7个县(区、市)发病,较去年同期多4个县(区、市),其中以西部的安顺州为重。据当地农业部门监测预报显示,全省油菜菌核病主害期在4月上旬至4月中旬,油菜霜霉病主害期在4月中旬,油菜蚜虫主害期在4月下旬,目前贵州地区最高叶病株率为50%~60%,不过近期降水使该省中西部局地旱情得到部分缓解,但中西部大部、南部局地农田土壤墒情仍较差,预计未来几天随着气温回升,降雨增加,油菜霜霉病、菌核病的上升程度会加快。
四川菜籽减产明显
据当地气象部门统计,今年2月份以来,四川省气温和降雨呈现“一高一少”的状况,即2月全省平均气温为9.3℃,较常年同期偏高2.0℃,为历史同期第3高位;3月份全省平均气温为15.3℃,较常年同期偏高3.9℃,位居历史同期第1高位。而2月全省平均降水量为6.5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59%;3月份全省平均降水量为12.2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42%。1月中旬至今,在近80天的时间里,四川盆地的降水量大部不足25mm,普遍偏少6成以上,尤其是中部及西北部大片区域仅有不足10mm的降水,因此导致今年全省重旱以上的县达20多个,主要分布在内江、自贡、资阳、成都、乐山、眉山、广元、绵阳等州市。
同时“干暖”的天气还带来了当地油菜蚜虫在部分地区呈现大发生的态势,危害的程度为近十年来最严重的一年。由于当地出现多年来少有的异常干旱少雨天气,造成四川盆中丘陵地区高台位地段土壤墒情变差,川西高原南部及攀西地区旱地土壤含水量严重不足,油菜作物生育关键期供水明显缺失,生长发育进程也有所加快,严重影响了油菜的后期产量。据布瑞克咨询初步估计,今年四川地区菜籽减产幅度大约在25%左右。目前当地油菜正处于盛花期至结荚期之间,预计4月中旬左右部分农户开始收割新菜籽,省内最早收割的地区应为乐山所辖的县(市),收割期有望比去年提前12天左右。
云南菜籽率先收割
云南地区的油菜种植主要分布在玉溪、曲靖及罗平一带,全年可产菜籽50万~60万吨,但由于今年全省再次遭受冬春连旱,且干旱程度要重于2011年和2012年。以曲靖市为例,从2012年11月至2013年3月27日,在长达140余天的时间里,曲靖市平均降水量仅有18毫米,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少值,较历年同期平均值(99毫米)偏少81毫米,偏少82%。降水异常偏少、气温异常偏高,境内河道来水量持续偏少,加剧了水分蒸发及土壤墒情严重,旱情迅速蔓延发展,给当地油菜作物生长带来严重损失,当地农业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全省油菜预计减产30%以上。
据布瑞克咨询了解3月下旬以来,云南部分地区的早熟油菜逐步进入成熟期,当地农户已相继开镰收割,目前已收割的油菜面积达10%左右,预计4月8日后将陆续进入菜籽集中收割的高峰期。当地农户介绍,当地种植菜籽的方式有二种,一种是用有机肥种植,属称有机油菜,另一种是用化学肥料种植,属称常规油菜,一般情况下有机油菜要比常规油菜种植时间提前9~10天,因此收割期也会早些,且用有机肥种植的油菜无论是含油量及压榨的菜油色、味等方面均优于常规油菜,但有机菜籽的市场价格也比常规的菜籽要高2倍或以上,不过目前当地用有机油菜面积只占到总面积的10%。另据当地油厂的相关人员反映,由于今年当地干旱严重,有机油菜产量也大幅减产,但减产幅度在15%以内,明显小于常规油菜30%左右的减幅,目前为止该油厂已将所辖地区的有机菜籽全部收购入库,收购价格高达6元/斤以上。
根据气象部门预测,云南、四川等西南受旱地区雨季可能推迟至5月下旬至6月上旬,当地旱情有可能持续发展。从未来一周的气象预报情况看,在暖湿气流和冷空气的共同作用下,南方地区降雨过程较多,四川盆地南部、贵州西部、云南西北部部分地区将有10毫米以上的降水,但旱情较为严重的云南中北部等地依然难有雨水“光临”。
(国际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