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粮油信息中心1月14日发布“中国农产品市场趋势指数”报告指出,中国大豆市场需求趋势指数为48.1,较前一周(截至1月6日当周)指数47.5提高0.6,低于2009年同期52.5的需求指数,处于50的中性需求水平之下。
截至1月13日当周,美盘大豆期价大幅下跌至2个月来的低点,国内厂商采购进口大豆观望心理有所增强。监测显示,12月份进口大豆到港量创下478万吨的历史纪录,1月份进口大豆到货量仍将高达450万吨左右,一季度中国大豆供应可能会出现过剩的局面。
调查参与者认为,目前中国厂商已采购了2,000多万吨美国大豆,对美国大豆采购需求不断减少,采购重点开始转向南美新豆,由于近日国际市场大豆价格大幅下降,未来几周中国厂商可能会增加南美大豆采购数量。
市场分歧度指数为4.8,较前一周指数5.0缩小0.2,该指数继续处于10.0以下的无分歧水平,反映出调查参与者对未来几周大豆市场需求预期基本一致。
中国豆油市场需求趋势指数为52.5,较前一周指数55.8降低3.3,高于2009年同期48.3的需求指数,继续处于50的中性需求水平之上。截至1月13日当周,内外盘豆油等植物油期价大幅下跌,国内豆油现货价格持续回落,厂商采购观望心理明显增强。
上周三(1月13日)沿海地区一级豆油成交价格集中于7,800至7,850元/吨,较前一周下降400元/吨左右,河北一大型油厂预售3月豆油报价只有7,500元/吨。调查参与者认为,由于未来几周将陆续进入春节前的采购备货高峰,部分企业仍可能会择机采购豆油,豆油需求将会高于正常水平。
市场分歧度指数为9.6,较前一周指数9.0扩大0.6。该指数处于10.0以下的无分歧水平,反映出调查参与者对未来几周豆油市场需求预期基本一致。
中国豆粕市场需求趋势指数为45.0,较前一周指数45.5降低0.5,低于2009年同期49.5的需求指数,继续处于50的中性需求水平之下。截至1月13日当周,内外盘大豆及其产品期价大幅下跌,国内豆粕价格也呈现下跌态势,但跌幅小于植物油,主要原因是油厂签定了大量预售合同,豆粕库存压力不大,不愿大幅降低价格。
调查参与者认为,后期大豆进口量保持较高水平、油厂开工率不断提高,豆粕供应压力将会逐渐加大,价格可能会继续下跌,贸易商饲料养殖企业采购观望心理将会增强,未来几周国内豆粕需求将继续保持较低水平。
市场分歧度指数为6.3,较前一周指数5.4扩大0.9。该指数处于10.0以下的无分歧水平,反映出调查参与者对未来几周豆粕市场需求预期基本一致。
农产品指数报告设计有核心指标和辅助指标两个类别。其中:
市场趋势指数:该指标为核心指标。介于0和100之间,0和100为极值,50为中性值。该指数处于明显大于50的状态下(例如超过60),表明未来一段时间市场的供需状况以及价格状况趋于改善或者上升状态。该指数处于明显小于50的状态下(例如低于40),表明未来一段时间内该市场供需状况和价格形势趋于恶化或者下降状态。
市场分歧度指数:该指数为核心指标。用以反映受调查企业对于未来市场在预期上存在的偏差。其含义为:市场分歧度越大,未来市场的变数就越大。该指标介于0和100之间,0-10为基本无分歧。10-20为存在一定分歧。20以上为存在显着分歧。
样本点来源:本指数报告样本取自国内粮食、饲料、和禽畜产品的等17个重点省份。
样本类型:粮油收储企业、加工企业、饲料企业、贸易商、农户和养殖企业等。(问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