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SS源 · 手机版APP · 广告服务· 服务介绍· 投稿中心·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QQ群:大豆:52200431 玉米:60102854 食用油:48963353
 会员账号: 密   码:     新用户注册

您所在的位置: 中国粮油信息网首页 > 大豆 > 行业资讯 > 正文

我要向中国粮油信息网投稿    


大豆进口数量剧增,粕类库存严重超标
中国粮油信息网  2011-06-09 08:53:11   来源:本网论坛   【

 在连续10年的大豆进口量不断增加的背景下,无数人提出大豆进口是否饱和的疑问。有人认为是压榨产能增加导致大豆进口量增加,也有人认为是生活质量提高后肉、蛋、奶、油需求增加,从而导致大豆需求增加。笔者偏向后者,即由需求导致,但其中也不乏一些不理智行为。于是可从当前大豆库存、饲料消费、替代品来进行测试大豆消费极限。


  1.南美大豆总产量暴增超美国


  近10年来南美和美国大豆产量呈逐年增长趋势,尤其是南美大豆产量增幅非常迅速。2000年南美大豆产量约为7000万吨,而2011 年预计产量则升至1.34亿吨,10年内暴增87.04%,增幅惊人。美国产量虽然也呈逐步增长趋势,但增速明显较南美缓慢,2000年产量同样也在 7000万吨, 2011年预计产量在9000万吨,较2000年增幅约在19.12%.


  2.中国购买了增产的


  中国进口大豆近10年来呈稳步快速上升趋势,尤其是2007年至2010年增幅更加迅猛。由于中国大豆进口主要来自于南美和美国,从以上文中可以看出四年时间南美和美国大豆产量增长3500吨,其中就有2397万吨是销往中国,占南美和美国产量增加幅度的68.49%.


  3.大豆压榨产能急剧扩张下的需求与库存


  近年来我国大豆压榨能力逐年提高,大豆初榨加工业快速发展。据统计,2006/2007年度我国大豆压榨企业日产能在21万吨,全年压榨能力在7560万吨;而进入2011/2012年度全国日产能增长至28万吨,全年全国产能已经超过1亿吨。其中一些大型知名企业,如邦基、益海、黄海、渤海以及国内中储粮、中纺等产能增幅惊人。


  民资控制下的菜籽棉籽压榨企业,全面进入大豆压榨,成为大豆市场生力军。本次考察中重点走访的海油碧路、中纺(荆州)、湖北永康,都是历年油菜籽和棉籽压榨的主力,他们在压榨能力空闲、资金充足、看好未来市场等因素下,进入了大豆压榨序列。那这类的企业经营情况如何呢?


  我们初步调研获得信息,部分企业豆粕库存高达1万-3万吨之巨,甚至有部分企业棉粕库存亦同样如此。据说如今在湖北无法销售的粕类库存不下20万吨,业界人士多认为库存已达极限,且从江苏泰州、南通等地还有货源源源不断发往湖北、湖南等地。但相对大型企业来讲,这类中小型企业更大的危机是,大部分没有成功的进行豆粕和棉粕预售,若遇突发行情,将有一定的风险。


  4.大豆压榨后销售之竞争


  自从大豆进口数量剧增之后,对于豆粕的销售,油厂好像进入了被动区域。这主要取决多方面的因素,经过考察我们认为主要因素之一是,新建油厂为了争夺销路而引爆销售战争。在南通海油碧路考察时,销售经理堵华一语直点主题:“大厂有预售,而我们只有随机销售,价格是唯一的砝码。”在走访了中纺(湖北)、中粮(湖北)公司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经过两年时间,湖北几乎快要从豆粕销区转变成豆粕主产区,其销售压力尤为突出。


  由于存在性价比的优势,目前豆粕几乎以很高的市场比例挤占了正常的菜棉粕的市场份额,而企业在成本支撑下,逐渐地将棉粕和菜粕积压在仓库中,且各企业的豆粕库存在不断增加。这有可能预示着,由于前期大豆的疯狂进口,目前各种粕类库存已经严重超标,此库存也预示着大豆库存继续增加的可能性非常小,即库存已经达到极限。

(冰海)

作者:冰海    来源:本网论坛     编辑:粮信    讨论:[粮油论坛]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粮油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粮油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粮油信息网”。违反上述条款,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所展示的信息由买卖双方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本网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友情提醒:网上交易有风险,请买卖双方谨慎交易,本地最好是见面交易,异地交易请多学、多看、多问、多了解,网上骗术多种多样,谨防上当受骗!
5,本网刊载之所有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编辑部电话:0451-88003358 电子信箱:info#chinagrain.cn(请把#换成@)
网站简介 | 服务介绍 | 服务协议 | 广告服务 | 投稿中心 | 法律声明 | 版权投诉 | 友情链接 | 手机客户端 | Sitemap | 联系我们
客服信箱:info#chinagrain.cn(请把#换成@) 入网咨询电话:0451-88001128 88001138
版权所有 © 2002 - 2018 中国粮油信息网 保留所有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黑B2-20060616号 哈公网监备2301001131
腾讯QQ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服务投诉: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本站中文域名:中国粮油信息网.com 中国粮油信息网.中国

金农网群: 金农网| 农药 | 化肥 | 种子 | 农机 | 粮油 | 畜牧 | 园艺 | 果蔬 | 水产 | 富农网
二维码订阅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号:grain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