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市场
本周(2012年11月02日-11月08日),受期货市场偏强影响,国内大豆收购价格平稳中略有上涨。据中华粮网监测:2012年第43期全国大豆收购价格指数119.87,周比上涨0.35%。
购销情况:
近日黑龙江大部分地区为晴到多云天气,部分地区有雨雪过程。目前黑龙江新季大豆市场行情高位波动,市场购销已经启动但观望气氛较浓上市数量依然有限。当地收购价格集中在2.26-2.34元/斤左右,较前期上涨0.02-0.03元/斤左右。
国际供需:
《油世界》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由于阿根廷降雨过量,而巴西中部地区天气干燥,南美大豆产量前景已经恶化;预计南美大豆产量创下历史最高纪录还为时尚早。《油世界》预计阿根廷大豆产量可能比早先预测的5500-5600万吨低300到600万吨;巴西大豆产量预测数据为8100万吨;而美国农业部10月份供需报告中预计今年秋季美国大豆产量为28.6亿蒲式耳,比上月上调9%。2012/13年度大豆产量将创下5年来的最低水平。而据私营分析机构Informa经济公司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13/14年度(9月到次年8月)全球大豆产量将达到2.82亿吨。2013/14年度全球大豆有望增产的原因在于美国大豆产量将增至9400万吨。2012/13年度美国大豆产量在7960万吨,2011/12年度为8420万吨。
供应数据的预期不断的调整,使得市场多空因素交织,但国际需求旺盛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据巴西农业部下属的农业机构Conab称,今年1月到9月期间,今年前9个月巴西对中国出口了2211万吨大豆,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3.33%。巴西对华的大豆出口达到了1161万美元,相比之下,上年同期为960万美元;巴西约71%的出口大豆装运到了中国。
压榨利润:
本周油粕价格震荡下滑,油厂压榨利润持续下跌。其中进口大豆加工利润油厂盈利水平约-487元/吨,较上周同期下滑69元/吨。国产大豆加工利润盈利水平约-38元/吨,较上周同期下滑33元/吨。
后期走势分析:
国内方面,目前国家临储大豆仍持续向市场抛售,这对大豆具有一定的压制作用,但随着国产大豆批量上市,市场对大豆的收储预期愈加强烈,抛储和收储对市场具有相反作用的政策效果;当前价格相对前期较低,使得农户惜售心理较重,大豆上市步伐有所延缓,国储大豆的持续抛售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大豆现货供给,但国家收储预期将减弱抛储带来的供给压力。因此,在供需偏紧的基本面支撑下,国内大豆价格将震荡走高。
国际方面,就目前全球大豆市场情况来看,豆类后期走势面临多重考验,价格波动将更大。北半球大豆减产已成定局,在南美新作大豆上市前,全球大豆供给偏紧的局面难以改变;中期走势仍然看好。短期来看,机构继续上调美豆单产水平,豆类上行恐承压,建议投资者关注美豆1500美分支撑位。
食用油市场
本周(2012年11月02日-11月08日)油脂难觅支撑、弱势下行,豆油、棕榈油跌至年度新低。其中,国内一级豆油现货价格8850元/吨左右,较上周同期下跌300元/吨左右;四级菜籽油现货价格11300元/吨,较上周同期持平;24度棕榈油现货价格6200元/吨左右,较上周同期下跌200元/吨以上。菜籽方面,市场收购结束,市场价格较为稳定。
影响因素:
政策方面:秋粮收购逐步进入高潮,市场对今年临储大豆收购政策较为关注,预计临储豆收购价格在2.3元/斤的可能性较大,政策提价预期为未来豆油价格提供支撑。同时,随着秋播进度临近尾声,农业部、财政部陆续出台系列惠农政策,支持粮食产业发展和农业现代化水平逐步提高。
国际市场:Informa公司报告显示,2013/14年度(6月到次年5月)全球油菜籽产量将达到6590万吨,其中欧盟油菜籽产量将增至2140万吨,加拿大菜籽产量将增至1650万吨。相比之下,全球12/13年度菜籽产量为6020万吨,11/12年度为6050万吨。全球13/14年度(9月到8月)大豆产量将增至2.82亿吨,12/13年度的产量在2.71亿吨。机构关于下年度油籽产量预测水平高于本年度,或意味着未来全球油籽供给量充足,油脂远期行情难以乐观,也表明当前市场空头氛围较浓,短期油脂弱势难改。另外,分析师预计10月底马来西亚棕榈油库存可能从9月的248万吨增至创纪录的270万吨,高库存继续致棕榈油延续下跌行情。
后期走势分析:
本周一豆油、棕榈油创下的年度新低,在后几个交易日并未出现较有力反弹,表明市场空头氛围强劲,多头短期或难有起色,加之国际市场对未来油脂行情预期并不看好,后期油脂或仍将延续弱势下行态势。现货市场,油厂有意再度挺粕以保证利润,油脂现货跟盘波动态势将更加明显。
具体分品种,豆油方面,高库存和低需求致使豆油终端行情持续低迷,市场期待临储政策能及早公布对油脂起到一定的支撑,短期豆油现货弱势下行态势不改。菜籽油方面,近期进口菜籽油价格持续走低,带动国产菜油价格延续低位波动,随着进口菜油销量增加,国产菜油或仍有一跌。棕榈油方面,随着豆油-棕榈油价差逐步扩大,棕榈油的带跌效应将在后期展现,同时目前价格偏低或为其赢得生物燃料市场份额,后市预计延续低位震荡态势。
(中华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