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省粮食总产量实现“九连增”,在当前资源日益趋紧、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灾害多发重发等背景下,粮食生产不断迈上新高度显得难能可贵。但粮食市场有三大现象同样只得关注。
农户售粮积极性提高,收购企业愈加谨慎
今年稻源充足,11上中旬水稻收购价格出现一轮小幅下滑,不少农户一改往年边售边看、待涨而售的做法,售粮积极性较高。近年来稻米加工企业经营收购风险意识增强,盲目抢购的现象逐渐消失,存粮较多及资金压力也迫使收购企业愈加谨慎。镇江丹阳调查了解,农发行对贷款要求不断提高,粮食经营企业的贷款难度进一步加大。扬州农户反映,国有粮食收购部门收购门槛较高,多数农户选择出售给粮食经纪人,而上门收购的粮食经纪人存在压级压价现象。
国际大米批量流入,市场面临多重考验
目前我省晚籼米价格高于越南米价格,粳米价格高于泰国米价格,因此低价进口大米对市场有一定的冲击和影响。根据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粮食进口数量大幅增加,达4085万吨,同比增长41.2%,其中稻谷和大米118.67万吨,同比增长226.9%。此外,各地反映,市场上的越南、泰国等地的走私米以更低价格冲击市场,拉低地产米价格。宿迁沭阳私营粮食加工企业反映,受东南亚大量稻谷进口影响,去年企业存粮尚未全部卖出,且去年的收购价格较高,加上仓储保管费用,导致企业资金积压,经营困难。
秸秆焚烧屡禁不止,回收利用仍需扶持
每年秋收期间,为解决因秸秆焚烧导致的大气环境污染等问题,省市县及乡镇均出动大量人力物力,赶赴田间地头,全面监控,及时制止焚烧行为。然而,巡查期间总能发现火点,某调查村工作人员坦言全村仍有30%的秸秆直接焚烧。秸秆回收利用面临费工、费时、费钱的困境。某调查户介绍,秸秆回收的价格仅几分钱一斤,一卡车秸秆售价30元至50元不等,无法弥补人工及柴油费支出。多数农户在禁烧令下选择将秸秆堆放在田间、河道附近。
(邹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