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新季中籼稻在南方各主产区纷纷上市,据统计,截至9月10日,我国四川稻谷收获近九成,重庆大部分稻谷已收获完毕,湖北中籼稻开始收获。上市半月以来,中籼稻市场价格基本维持在122-127元/百斤区间,远低于国家年初规定的135元/百斤的最低保护价格;购销方面,产区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有价无市与购销火热现象共存,可谓有人欢喜有人愁。
中籼稻收购价格维持低位
据市场监测,新季中籼稻自上市以来收购价格小幅上涨。8月底中晚籼稻全国收购均价为126.15元/百斤,截至9月12日,中晚籼稻收购均价达126.54元/百斤。但相比年初国家规定的中晚稻最低收购价格135元/百斤,仍相去甚远。
分地区看,四川作为中籼稻主产省,早在9月初便有新季中籼稻零星上市,其中,四川成都国有粮库收购价格为130元/百斤,加工企业挂牌价处于122-126元/百斤区间;湖北荆州地区新季中籼稻市场挂牌价维持在125-127元/百斤左右;安徽新季中籼稻米企收购价为120-125元/百斤;湖南汨罗新季中籼稻收购价为125元/百斤;江西南昌新季中籼稻收购价125-130元/百斤。
主产区购销有人欢喜有人愁
中籼稻上市半个月有余,主产区中籼稻销售状况却呈现明显对比,有人欢喜有人愁。
四川、江西等水稻主产区稻米购销状况较为清淡,米厂收购新季中籼稻积极性不高。据四川成都市场某行业相关人士介绍,尽管新季中籼稻上市近半个月,但成都市场购销清淡,农户售粮积极性普遍偏低。究其原因,一是与相对较高的水稻最低收购价相比,国内米市低迷现状难以转变,成本与收益难以平衡,导致大米加工企业盈利甚微,米企对中籼稻的收购意愿较低;二是低价进口米冲击国内米市,明显价差增大了国内米企的竞争压力,目前,越南米到港价约为1.5-1.6元/斤,国产普通中籼米价格在1.9元/斤以上,进口米掺兑现象严重,部分地区中籼稻米有价无市现象短期难以改变;三是据年初国家规定的农产品最低收购价格显示,2013年产中籼稻最低收购价为135元/百斤,而目前市场上的新季中籼稻收购价格保持在125-130元/百斤附近,均低于最低收购价格,由于今年中籼稻开启托市收购可能性较大,因此,农户大多囤积稻谷,以待托市收购启动时以高价出售。
与成都有价无市现象呈鲜明对比的是,湖北市场大米加工企业收购新季中籼稻正如火如荼进行中。据湖北荆州某大米企业负责人称,随着新季稻上市,近期稻米需求量持续上涨,加上进口米处于季节性真空期,新一批进口米预计要10月才能进入国内市场,大米加工企业中籼米加工量大增,忙得不可开交。
近日,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发布《2013年中晚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将在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四川等11省(区)展开,中晚籼稻最低收购价每市斤1.35元,执行时间为2013年9月18日至2014年1月31日。随着托市收购启动,以及10月份新季晚籼稻将上市,届时稻米市场供应充足,预计近期中籼稻价格将在迎来新一轮上涨热潮之后,逐步趋于稳定。
中籼米价格稳定 新米上市仍需时日
中籼米方面,9月中旬新季中籼米纷纷上市,充盈了市场供给,随着”金九银十”的到来,加上中秋、国庆双节提振,市场上稻米需求量增加。对此,笔者走访了湖南省长沙市粮油批发市场,当前市场上中晚米价格基本稳定,由于供需较为平衡,价格并无明显涨幅。
(中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