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一袋柬埔寨大米回去尝尝。”在广西南宁一家超市,李女士选购了原产柬埔寨的大米。如今,在南宁的大型超市里,不再是泰国大米独领风骚,柬埔寨、老挝、越南等国家的大米纷纷登陆南宁市场,并以其自身独有的优势逐渐成为国人新宠。
12月9日晚,在南宁市金湖广场附近的一家大型超市大米销售柜台内,多种来自东盟国家的大米和国产大米摆在一起出售。从外包装上看,这些“洋大米”用本国文字和风情图片凸显自己的特色,价格和国产大米相比也偏贵,平均每公斤达到15~20元。
“泰国大米和柬埔寨大米卖得最好。”促销人员介绍,这些进口大米多为5公斤一袋,总价一般不足百元,普通家庭购买了换换口味也不觉得有太大经济压力。“东盟国家的大米更香,口感更软糯,不少顾客都会回头再来买。”除了供应本地市民外,从广西口岸进口的东盟大米已越走越远,出现在中国各地的销售市场。据广西检验检疫局统计,今年来广西辖区口岸进口大米呈大幅增长趋势,1~9月进口量达303批、9.93万吨、货值4490万美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441%、200%和226%。
近日,经国家质检总局考核验收,全国共58个口岸96个查验点获得第一批进境粮食指定口岸资质,其中广西有防城港、钦州(中粮码头、勒沟、大榄坪)、梧州等3个口岸5个查验点获批。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广阔的辐射区域,使广西日渐成为我国进境粮食的重要集散地,也助力国人的餐桌日益丰富。
(姜木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