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中新社发布了一则令人十分振奋的消息:记者29日从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证实,经农业部测产验收,由“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科研团队攻关的国家第四期超级稻,位于湖南省隆回县羊古坳乡牛形村,种植面积共57丘101.2亩示范片“Y两优900”中稻平均亩产达988.1公斤,创世界纪录。
水稻是我国人民的主食品种,全国有60%以上的城乡居民以食稻米为主。超级稻在我国的研发成功,并在分别突破亩产7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之后,正在向1000公斤迈进,其现实和长远意义重大。
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袁隆平院士团队研究的超级稻品种,具有分蘖适中、剑叶挺直、植株矮中求高、茎杆坚韧抗倒、穗大粒多的形态特征。同时,具有光合效率高、根系活力强、源库流协调的生理机能,具有高产、优质、抗逆、抗病性状聚合的遗传基础。
Y两优系列超级稻是以马来西亚普遍野生稻与强优势杂交水稻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育、反复测交而培育的远恢2号,再与Y58S等不育系测交配组而成。该品种具有典型的超级稻高冠层、矮穗层株叶形态。穗大粒多、结实率高、耐高温、低温能力都比较强,后期落色好,产量高是该组合的突出优点。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
在当今国内外对转基因水稻众说纷纭的情况下,我国超级稻产量的不断攀升,对于增强我国稻谷种业实力,摆脱对外国种业依赖,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增产潜力巨大。袁隆平的超级稻以其优质、高产、抗性强,在我国多个地区种植,并取得很好的效果。2012年,中国超级稻推广面积达1.21亿亩,亩增产60公斤以上。我国稻谷种植面积每年在4.5亿亩以上,如果在2012年的基础上再扩大种植面积1亿亩,将增加产量60亿公斤,可以养活1600多万人,相对于增加了1000万亩耕地。这对于人多地少的我国来说,为解决粮食问题提供了现实的途径。如果超级稻的育种和种植技术能够在小麦、玉米等粮食品种上有所突破,我们将对中国未来的粮食供给更加充满信心。
减少对进口大米依赖。近年来,外国大米急剧涌进中国市场。2012年我国进口大米231.6万吨,同比增3.1倍,一举改变我国大米净出口国的地位,进口量创历史最高纪录。今年我国大米进口量依然势头凶猛。最近,国家发改委公布2014年我国大米进口配额为大米为532万吨。
进口大米的“井喷式”增加,固然有很多原因,但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是我国普通稻谷的产量有限和米质不优的问题。产量有限,使得稻农降低、甚至失去种植稻谷的积极性;米质不优,使得稻农的收益不高。袁隆平团队的超级稻在产量方面大大超过普通稻谷的水平,质量上也处于优质稻米的位置。因此,只要规范化推广,种植超级稻的稻农就会得到比较高的经济效益。超级稻的大面积推广,必将增加我国稻米的自给率,减少对进口大米的依赖。
(龚锡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