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SS源 · 手机版APP · 广告服务· 服务介绍· 投稿中心·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QQ群:大豆:52200431 玉米:60102854 食用油:48963353
 会员账号: 密   码:     新用户注册

您所在的位置: 中国粮油信息网首页 > 稻谷 > 行业资讯 > 正文

我要向中国粮油信息网投稿    


中国东北崛起“黄金水稻带”
中国粮油信息网  2014-3-28 13:49:17   来源:新华网   【

    近年来,随着东北水稻种植规模不断扩大,"黄金水稻带"正慢慢崛起。东北米业影响力渐增,越来越多人亲身感受到了东北大米营养高、味道好的事实,因盛产优质米的五常、舒兰、盘锦等城市也被更多的人熟悉。

    记者了解到,中国水稻主要分为籼稻和粳稻,籼稻主产区主要分布在两湖、两广等南方省份,每年可产两、三季。粳稻主产区在东北,每年只产一季,由于土壤肥沃,生长期长,稻米不仅晶莹饱满,口感绵软,还含有更高的营养成分。世界公认的黄金水稻带位于北纬40至45度,有效积温2800至3100摄氏度,以吉林、黑龙江为代表的东北,正处于这个区域。目前,东北大米已成为优质米、高端米的代表。其中,高品质的"五常"大米、"大荒地"大米每公斤价格已经达到200元。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东北三省水稻播种面积持续增加,30年间增长了5倍,东北粳稻产量占全国一半以上。东北稻米的质、量双优发展,对稳定中国口粮供应起了重要作用。据统计,东北大米每年扣除自需外,更多的是外调至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外调数量连年增长。正在为全国提供越来越多优质米源的东北,已然正在成为中国的"水稻黄金带".

    国家水稻产业体系岗位专家、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所长赵国臣说:"吉林省现每年稻谷总产量近60亿公斤,占粮食总产量的25%左右。"而吉林省各稻区优质水稻品种种植面积已占80%以上。

    此外,东北粮食产能工程近年来顺利实施,新建了一批大型灌区工程,农业生产经营的机械化、规模化和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吉林省投资20多亿元建设的"引嫩入白"工程竣工后,可新增水田65万亩,每年可产出2.5亿公斤优质稻米。东北各地正不断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水稻生产能力。

    目前,吉林省已开展专业化品种种植,选定优质品种,品种要好种、好吃、好卖,不盲目追求高产。吉林省农委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副处长赵然说,吉林省每年都委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对12个水稻主产县进行稻谷、新米检测,确保稻米质量安全能够得到保障,让消费者放心食用吉林大米。"稻米基地规范化建设和标准化生产,将为黄金水稻带的振兴注入活力。"

    为更好推动东北大米产业发展,各产米区还通过成立大米协会、规范商品商标等方式,试图将大米产业做大做强,扭转资源零散、规模不强、品牌混杂等制约问题。

    盘锦2004年成立了大米协会,制定倾斜政策,注册了"盘锦大米"产地证明商标,为保护其品质奠定了法律基础。同时组织当地的规模大米企业,以资本为纽带成立了盘锦市大米集团,以更好发挥盘锦大米的品牌优势。舒兰也采取类似的做法,先是取得了国家工商总局认定的"舒兰大米"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再成立协会,对外统一行使"舒兰大米"的推介和销售谈判。

    此外,舒兰市平安镇目前正计划建立一个囊括周边两省三市的粮食园区,该园区不仅可以进行粮食加工、仓储、展示和交易,还具备物流功能,打通东北三省,让商品大米更易流通起来。该园区建成后,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三个优质水稻大省将被打通,有利于商品大米资源的进一步整合。

    东北"黄金水稻带"的崛起,让东北地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逐步提高,不仅农民增收,也更好地保障了中国粮食安全。

(新华网)


作者:新华网    来源:新华网     编辑:丁宁    讨论:[粮油论坛]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粮油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粮油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粮油信息网”。违反上述条款,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所展示的信息由买卖双方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本网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友情提醒:网上交易有风险,请买卖双方谨慎交易,本地最好是见面交易,异地交易请多学、多看、多问、多了解,网上骗术多种多样,谨防上当受骗!
5,本网刊载之所有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地址不清稿酬未付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编辑部电话:0451-88003358 电子信箱:info#chinagrain.cn(请把#换成@)
网站简介 | 服务介绍 | 服务协议 | 广告服务 | 投稿中心 | 法律声明 | 版权投诉 | 友情链接 | 手机客户端 | Sitemap | 联系我们
客服信箱:info#chinagrain.cn(请把#换成@) 入网咨询电话:0451-88001128 88001138
版权所有 © 2002 - 2018 中国粮油信息网 保留所有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黑B2-20060616号 哈公网监备2301001131
腾讯QQ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服务投诉: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本站中文域名:中国粮油信息网.com 中国粮油信息网.中国

金农网群: 金农网| 农药 | 化肥 | 种子 | 农机 | 粮油 | 畜牧 | 园艺 | 果蔬 | 水产 | 富农网
二维码订阅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号:grain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