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黑龙江省部分2011年产国储粳稻轮换粮入市,1.3元/斤的价格相比当下的粳稻收购价格还是具有一定的优势,引得不少加工企业采购,毕竟,在大米市场起伏不大的情况下,降低原粮采购成本就成为大米加工企业提高盈利水平的有效途径。
加工企业于"稻强米弱"夹缝中求生存,原粮采购成本不断高涨,企业不敢存粮,而另一方面,东北粳稻库存府库充盈,部分最低价收购粳稻储存年份已愈3年,随着收储年份的增加,库存粳稻何时入市,业内人士一直在猜测。
粳稻最低收购价提升大米市场节后略回调2月11日,国家发改委正式出台2014年粳稻最低价收购政策,将继续在粳稻主产区实施最低价收购政策,粳稻最低收购价格由2013年的1.5元/斤上调至1.55元/斤。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完善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继续坚持市场定价原则,探索推进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与政府补贴脱钩的改革,逐步建立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作为产量巨大主粮品种,粳稻的目标价格制度的建立恐怕还需要时日。
黑龙江省粮食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当地加工企业的状况普遍不好,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稻强米弱,2014年国家粳稻最低收购价格再度提高0.05元/斤,对企业的影响将进一步加剧。据记者了解,益海嘉里佳木斯有限公司是年后农历正月初十开机的,目前两个车间运转正常,开工率相比1月份改善了很多。该公司副总经理李忠辉介绍说,相比年前,东北大米市场行情略有回升,市场价格上涨40-60元/吨。
吉林鼎吉米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鼎越坦言说,受中央八项规定的影响,吉林省的中高端大米,相比往年降了至少一半,而普通大米市场受"稻强米弱"大环境的影响,表现的不瘟不火;春节过后的一两个月通常是大米消费的淡季,市场价格虽然略有回升,但变动也不大。
铁路运费上涨米企降成本盯陈稻粳稻最低收购价提高的同时,铁路货运费用的提升也在继续,这对于产区的大米加工企业来说,成本支出再度增加。
继2013年年后铁路费用上涨每吨公里1.5分之后,2014年2月15日,中国铁路总公司正式对全路实行统一运价的营业线货物运价进行调整,货物平均运价自此提高1.5分每吨公里。
益海嘉里佳木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忠辉认为,2014年国家粳稻最低价收购再度提高,这对本就遭受市场疲软、苏北米冲击的东北大米来说,成本进一步提高了,稻强米弱的情况将加剧,同时考虑到铁路运费又提高了0.015元/吨/公里,大米加工企业的成本提升雪上加霜。
"东北大米出关,无论是走铁海联运还是铁路运输,成本都增加了一块儿,以佳木斯为例,佳木斯到鲅鱼圈港口,60吨的车厢,成本要增加900元,这对本就利润微薄的大米加工企业来说,是一部分不小的增长",李忠辉说。
采购成本、物流成本持续提升,大米加工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也是多方出击,在降低包装和渠道采购成本的同时,对国储轮换陈稻的兴趣也增加了不少。日前,黑龙江佳木斯地区的部分大米加工企业就以1.3元/斤的价格,采购到部分国储轮换的2011年粳稻。
谈到加工企业采购陈稻,刘鼎越认为,黑龙江是粳稻大省,国储入库的粳稻比较多,轮换出一部分很正常,量也不会太大,而最低价收储的粳稻目前还没有流入市场。
李忠辉对记者说:"最近佳木斯地区有部分中储粮轮换粳稻进入市场,加工企业对这部分低价粳稻的兴趣还是很高,具体有多少的量还不太清楚。
"粳稻原粮收购成本不断上升,大米市场表现不瘟不火,加工企业采购陈稻也是降低企业成本的方式之一,面对经营环境不佳的态势,我们今年也将在包装成本和销售渠道建设成本方面予以削减,采用更环保、普通的包装,同时加强电子商务建设",刘鼎越告诉粮油市场报记者。
库存爆仓库存粳稻今年或入市记者从黑龙江省粮食局了解到,不算2011、2012年的库存,仅仅2013年度该省的粮食收购量已近1000亿斤,粮食库存总量创历史新高,不仅国有粮食企业库存爆满、社会企业库存也已创历史新高;无独有偶,吉林省粮食局统计显示,截止2月18日吉林省已入库新水稻240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2.5万吨,预计吉林水稻累计收购量为360万吨,尚有水稻余粮为240万吨左右,占吉林水稻产量的40%.
"自2011年以来,粳稻连年丰产,仅仅2011-2012年度黑龙江省的粳稻最低收购量就在1000万吨上下,2012年,以及现在进行的2013年的收购中,入库量也应该不遑多让,加上去年的大量入库的玉米,目前黑龙江省的库存水平应该在80%以上",黑龙江省粮食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记者了解,截止到目前,2011年产的东北最低价收购粳稻,目前还没有进入拍卖市场,而储存时间已经近三年,再不出库将会导致稻谷质量下降。
业内人士预计,2014年,最低价入库的2011年东北粳稻投放市场的可能性将非常大,如全部轮出,将会超过2014年粳稻市场的需求,如此的供应压力下,预计2014年粳稻不太会出现2009年那样越拍价格越高的行情,而粳稻市场总体走势将会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国储粳稻的轮出节奏和数量。
(谷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