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安徽安庆市植保站召集各县市区病虫测报人员共同研究分析今年洪涝灾害之后水稻病虫害发生趋势,提出了防治技术意见。主要内容如下:
1、发生趋势
1.1、稻飞虱:预计五(3)代混合种群总体将偏重发生,局部地区大发生。低龄若虫高峰期在8月中旬中后期;六(4)代将偏重发生,局部地区大发生,本地虫源低龄若虫高峰期在9月上中旬。
1.2、稻纵卷叶螟:预计五(3)代将中等发生,局部地区偏重发生。六(4)代将中等发生,本地虫源低龄幼虫高峰期在9月上旬。
1.3、稻螟虫:预计三代二化螟总体偏轻~中等发生,蚁螟高峰期在8月底到9月上旬;三代大螟偏轻发生,蚁螟高峰期在8月中旬末。
1.4、纹枯病:预计偏重发生。
1.5、稻瘟病:预计总体中等~偏重发生,感病品种和老病区偏重以上发生。
1.6、稻曲病:预计总体中等~偏重发生,感病品种和老病区偏重以上发生。
1.7、细菌性病害:预计细菌性条斑病、白叶枯病、细菌性基腐病等总体偏轻发生,局部中等发生。
1.8、病毒病:总体偏轻发生,局部感病品种中等发生。
2、防治意见。
夏秋季水稻病虫应以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两虫三病”为重点防控对象,兼顾稻螟虫,密切关注细菌性病害、病毒病的发生动态,坚持“预防为主、达标防治”,及早谋划、周密部署,着力抓好重大病虫害的防治。
2.1、防治策略
2.1.1、依据水稻生育期,在水稻破口前10~15天,施药预防稻曲病;破口前3~5天施药预防穗颈瘟;如天气有利发病,第一次用药后7天左右补治一次穗期病害。达标防治纹枯病。
2.1.2、8月中旬中后期,主治五(3)代稻飞虱,兼治五(3)代稻纵卷叶螟、三代大螟、单季稻纹枯病,预防迟栽单季稻穗期病害,查治细菌性病害、病毒病等。
2.1.3、8月下旬后期~9月上旬,主治六(4)代稻飞虱、六(4)代稻纵卷叶螟、粳糯稻、双晚“三病”,兼治三代二化螟,查治细菌性病害。
2.1.4、9月中、下旬,迟熟双晚、粳糯稻田主治稻飞虱,兼治螟虫。
2.2、主要病虫防治指标
稻飞虱:分蘖期百丛低龄若虫1000头,孕、抽穗期百丛低龄若虫1500头,齐穗期以后百丛低龄若虫2000头。稻纵卷叶螟:分蘖期百丛低龄幼虫100头,孕、抽穗期百丛低龄幼虫50头。纹枯病:病丛率10%。稻瘟病:叶瘟,发现中心病株即挑治或病叶率达3~5%时施药防治1~2次;穗瘟、稻曲病适期用药预防;细菌性病害:出现发病中心,立即施药封锁。
2.3、防治要点。
防治稻飞虱选用烯啶虫胺、呋虫胺、吡蚜酮、醚菊酯、烯啶?吡蚜酮等;防治稻螟虫选用阿维?氟酰胺、氯虫苯甲酰胺等;防治纹枯病选用噻呋酰胺、井冈?蜡芽菌、肟菌?戊唑醇、苯甲?丙环唑等;防治稻瘟病选用三环唑、稻瘟灵、肟菌?戊唑醇,或生物农药春雷霉素、枯草芽孢杆菌、井冈?蜡芽菌、多抗霉素等;防治稻曲病选用井冈?蜡芽菌、苯甲?嘧菌酯、戊唑醇、肟菌?戊唑醇、烯唑醇、氟环唑等;防治细菌性条斑病、白叶枯病、细菌性基腐病选用噻菌铜、叶枯唑等。
(中华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