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新季大豆即将大量上市,但我国养殖业恢复较快,豆粕供需依旧维持紧平衡。另外,美国大豆收割上市延迟,使得季节性供应压力有所减弱。因此,大连豆粕期货仍将维持偏多格局。
中国等待新豆上市装船
随着新季大豆上市步伐加快,国内多数大豆进口企业开始等待美国新豆到来。由于6月份以后大豆压榨量一直维持高位,且利润丰厚,国内企业早早预购了美国新季大豆。截至9月12日,美国新豆出口预售已经完成61.4%,达到2288万吨。其中,我国购买新季大豆1503.44万吨,高于去年同期的1342.37万吨纪录水平。虽然美豆已经预售,但由于收割延后,大豆装船与结算缓慢,这也支持了市场。
节日停机豆粕供应转紧
由于国内中秋节、国庆假期较为集中,且部分企业大豆库存已经紧张,多数企业停机。其中,黑龙江、吉林、山东等部分地区企业常年处于停机状态,而华南、华东沿海、沿江部分地区已经长期缺少大豆原料,停机较为集中。这导致豆粕产出减少,尤其两广、福建地区最为严重。
而随着畜禽养殖业的恢复,以及饲料消费高峰期的持续,各地工厂的豆粕供应继续减少。截至9月27日,国内豆粕库存58.9万吨,较8月底减少13.1万吨,为2013年7月以来的最低水平;而未执行合同162.7万吨,较8月底略减4.5万吨,仍为2012年12月以来的偏高水平。库存过低而未执行合同较高,表明国内豆粕已经处于供需紧平衡,甚至偏紧的状态。
除此以外,在供需偏紧的当下,豆粕依旧为企业挺价首选。
9月份,国内三大油脂期货经过短暂反弹之后,再次弱势下挫,直奔前期低点。进入10月份后,油脂市场仍缺乏利多支撑,库存压力将继续压制市场,预计期价仍将弱势下探。
豆油库存将逐步增加
据最新的船期数据,国内大豆进口量经过9、10月份的短暂下滑后,11月份或将重新回升,预计在600万—620万吨,大豆进口量增加将使得国内供给充足。同时,目前豆粕供应整体吃紧,油厂压榨利润良好,预计后市油厂开工率将回升,而豆油需求在"双节旺季"集中释放后将下降,因此豆油库存将"被动"增加。截至9月30日,我国豆油商业库存为84.3万吨,较上月小幅增加1.3万吨,预计10月底库存将上升至100万吨左右。
棕榈油季节性压力显现
从历史规律看,9—10月份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会达到季节性峰值,而且从天气预报来看,马来西亚产区天气较为正常,因此9、10月份棕榈树的出油率将继续回升,预计9、10月份产量均可能增至180万吨以上。但秋季是棕榈油消费淡季,国内外棕榈油消费将走弱,预计马来西亚和我国棕榈油库存都将回升。
关注菜油抛储动向
我国菜油国储库存十分庞大,预计在510万—600万吨之间,已经超过国内菜油一整年的消费量。目前市场传言10月份国家可能进行菜油抛储,若此传言兑现,则对油脂市场来说,无疑是巨大利空。
综合来看,油脂振荡走弱将是大概率事件,因此建议投资者维持偏空思路,逢高介入空单。
(期货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