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从成本及供需方面来看,豆粕中长线走势不乐观,预计后市有较大的下跌空间;目前国内豆油库存在100万吨以上,棕榈油库存也长期居高不下,利空因素依然主导油脂市场,预计后期仍将震荡走低。
供应趋紧粕价短期高位震荡
过去一周,国内豆粕现货价格呈现止涨回落态势。截至上周三,沿海地区43%普遍蛋白豆粕出厂价为4000~4120元/吨,普遍较一周前下降40~120元/吨。其中,京津地区成交价4000~4040元/吨,日照地区4020~4050元/吨,大连地区4080元/吨左右,江浙地区4050~4080元/吨,华南沿海地区4060~4100元/吨。
目前沿海地区豆粕现货价格仍处于去年11月份以来的高位区间,且远高于近年来历史同期水平。但随着价格的不断走低,部分库存不足的饲料企业及贸易商逢低补库,各地成交状况整体良好。
因进口大豆到港大范围延误,各地工厂停机限产比例上升,目前山东开工率在40%左右,预计4月中旬前全国开机率将处于较低水平。国内豆粕供应紧张局面加剧,一些工厂已基本无现货,工厂挺价意愿依然较强,预计短期国内价格进一步下跌的空间将十分有限,整体仍将维持高位。随着5、6月份低成本南美大豆集中到港,工厂开工率将迅速提高,豆粕供应也将明显增加;而同时,生猪养殖行业进入亏损期,养殖户补栏积极性较低,后期终端饲料需求将较低迷。因此,从成本及供需方面来看,豆粕中长线走势不乐观,预计后市有较大的下跌空间。
豆油价格震荡下跌趋势不改
过去一周,国内豆油现货价格延续跌势,华南港口跌破8000元/吨。截至上周三,京津、日照地区一级豆油出厂价8500~8550元/吨,较前一周下调50~100元/吨;张家港8150~8200元/吨,宁波8400~8450元/吨,下调100~200元/吨;大连8200元/吨,下降200~250元/吨;华南沿海地区7950~8050元/吨,下调50元/吨左右;哈尔滨8600~8700元/吨,下跌200元/吨左右。
南美大豆收割工作进展顺利,低廉的新豆即将批量上市,同时美国大豆加工及出口需求放慢,CBOT大豆期价连跌,带动国内豆油价格不断走低,目前沿海地区豆油价格已降至近两年半低位。
目前国内豆油库存在100万吨以上,棕榈油库存也长期居高不下,而油脂需求暂时未有明显起色。随着巴西运输紧张局面逐渐缓解,后期大豆到港量将迅速回升,而目前进口大豆压榨利润丰厚,工厂开机率也将随之大幅提升,油脂供应压力将进一步增加。另外,本年度南美丰产大豆上市压力及新年度美国大豆产量恢复预期,使得国际市场大豆价格中长期仍将呈现下跌走势。
目前来看,利空因素依然主导油脂市场,预计后期仍将震荡走低。
棕榈油库存回落价格跌势放缓
过去一周,马来西亚出口需求增加,BMD棕榈油期价涨至一周高位,受此支撑,国内港口棕榈油价格先跌后稳,个别地区略微反弹,但整体仍略低于一周前水平。截至上周三,天津港24度棕榈油交货价5950~6000元/吨,日照港5900~5950元/吨,张家港5850~5900元/吨,广州港5700~5750元/吨,回落50~80元/吨,跌幅明显小于前一周。目前国内棕榈油价已降至近两年半来低位,较春节前累计下跌600~700元/吨。随着气温回升,华南港口棕榈油成交状况较前期略有好转,华东气温依然较低,港口成交维持极清淡局面。
监测显示,目前主要港口棕榈油库存约125万吨,较前一周减少近3万吨,其中,广州港约40万吨,天津港约32万吨,张家港近16万吨,日照港近10万吨。与往年同期相比,目前库存仍处绝对高位,去年同期85万吨左右,前年同期仅42万吨左右。
根据船期统计,近几个月我国棕榈油到港量将在45万~50万吨的正常水平,可见国内库存难以迅速消化,这将继续压制现货价格。尽管目前国内棕榈油价格优势明显,且需求有望逐渐回暖,存在一定反弹基础,但在库存明显下降前,现货价格即使出现反弹,力度也将十分有限,暂难摆脱弱势格局。
(曾晓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