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回顾
豆粕1月合约节前收阴,1月合约价格重心在3000元/吨一线下方,节前以最低点2931元/吨附近收盘,美盘的收割压力继续传导在豆粕合约上。USDA的月度供需报告的利空已经有所消化,但庞大的库容缺口使得市场对今年的新豆上市压力忧心忡忡,加之收割中频繁传出创记录的单产消息,利空继续笼罩在CBOT豆类市场,美豆基本已到成本区间,整体上仍可谨慎看多进口压榨利润。连豆粕上的持仓已经接近300万手的低点,从侧面反映出这一价格和基本面对于多空的吸引力都不大。此外豆粕指数已经接近11年年末的低点,或将使盘面形成一定的反弹,但整体长期偏空的格局我们认为尚未改变。
要点分析
供应利空继续压制市场,但近期的大面积集中降雨使得市场担忧收割的进程,美盘暂时止跌,900美分/蒲一线反弹至940美分/蒲处。10月10日的USDA报告临近,市场目前对单产的炒作基本定型,但焦点尚未转向需求,因此中期熊市格局尚未终结。国内豆粕现货市场,节后备货需求将有所起色,特别是在USDA报告前后,需求支撑或将重现。只是今年粕类经销商的重创已经着实影响了本年度的现货贸易,需求支撑只能来自于实际饲料消费,现货投机支撑减弱,需求支撑的时间不会长。
在经历了长假之后,国际市场上的中期利空进入尾声,因收割的故事通常在11月前终结,之后市场的焦点一在南美,二在美国的出口需求。近期这两项的数据的变化并不明显,因此国际市场上单边交易空间正在减少。套利头寸上看,无论是美盘的压榨利润和内外盘的压榨利润仍有上行的空间。尤其是国内方面,豆粕的牛市格局中期来看难以形成,但国内四季度可能出现阶段性原料大豆供应相对紧张的局面,这即有利于豆粕1-5价差的扩大,也有助于盘面榨利的走高。
操作策略
操作上,收割进程上的干扰有助于买近抛远的套利头寸,可再度持有买1抛5的头寸,M合约上的空单暂时离场,等待新的抛空机会,亦可参与备货集中期的短多行情。
数据跟踪
1、 美国大豆供需状况
美豆进入新作年份,2014/15年份。新作销售数据继续高于去年同期,呈现出相对旺盛的需求,但这也是由于美豆的低价吸引了更多的买家。目前市场仍处于供应利空的情绪影响下,需求的旺盛暂时被忽略。
8月NOPA压榨数据公布,略高于上一年度。旧作无论如何都处于一个相对紧张的供需状况下,只是庞大的新作供应足以抵消这短暂的紧张,并实现新旧作供应的过渡,美国已进入收割季节。
美豆进入新作年份,USDA9月报告中新作库存消费比上升至13.2%,新作供应的故事进入尾声,市场等待10月的USDA报告确定单产。之后焦点将向美豆的收割压力和采购需求上转移。同时需关注美豆种植面积或有的调整,但这并不很大影响美豆的供需格局,因优良率历史极值。
2、国内豆粕供需状况
国内港口大豆库存在650万吨一线,料9月会见高点。10月以后到港量或有显着回落,关键在于11月的补充节奏,如果11月到港能上550万吨,那国内大豆供需应可满足油厂压榨需求,因此美豆今年的收割进度和物流仍非常关键。
8月压榨量达665万吨,9、10月受假期影响有一定回落,但预计仍能维持在550万吨水平。现货压榨利润近期有所回升,受节前备货需求的影响。四季度饲料消费理论上应同比增幅不大,关注猪价反弹幅度,是否足够能刺激养殖户增加投料。
节前豆粕现货成交一般,前期大厂补库基本完备。国庆后料将有所恢复,单产在10月报告被确定后市场应会有一轮集中的备货。但粕类贸易商今年亏损严重,市场下半年或缺乏现货投机热情。关注养殖需求的恢复。
(博易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