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是豆油的消费淡季,国内商业库存高企导致豆油7月份上旬弱势运行。后市美豆新作的产量和国内库存的去库化进程都是影响豆油后市走势的关键因素。
一、USDA7月供需报告略偏空,市场反应平淡
美国农业部7月供需报告显示,2012/13年度美国大豆年末库存预估为1.25亿蒲式耳,2013/14年度美国大豆年末库存预估为2.95亿蒲式耳,比6月预估增加0.3亿蒲式耳。美国2013/14年度大豆收割面积预估为7690万英亩,高于6月份预估。美国2013/14年度大豆单产预估为每英亩44.5蒲式耳,保持6月份单产预估。
调高年末库存预估的主要原因是收割面积增加,且单产保持水平。整体来看,美国农业部7月报告对豆类价格是偏空。值得注意的是,7、8月份是美国大豆进入生长的关键期,主产区天气对大豆新作的产量产生影响,虽然7月报告偏空,但是报告的公布并没有当下令外盘豆类期价下降,外盘价格因为市场担忧天气而上涨,可见市场对天气的担忧抵消了库存的调高。因此如果主产区天气发生变化,8月份的供需报告仍有可能发生变化
二、南美大豆集中到港,豆油库存将进一步抬升
今年5月份开始我国大豆到港量开始增加,国内进口大豆库存逐渐回升。商务部数据显示,大豆6月进口实际装船307.94万吨,7月进口预报装船207.66万吨,6月实际到港881.37万吨,7月预报到港721.49万吨。截止7月8日,国内大豆回升至525万吨左右,数据显示7月份我国大豆到港量仍将处于较高的水平,7月份国内大豆供给局面将得到进一步改善。
油厂开工率逐渐恢复,截止7月8日,油厂开工率为49.5%。随着南美大豆集中到港和油厂开工率的提升,国内豆油的商业库存水平将会被进一步抬升。截止7月10日,国内豆油商业库存高达98.92万吨。国内豆油商业库存的抬升将继续压制豆油市场的价格。
三、豆油现货价格维持相对低位,后市压力仍然堪忧
由于豆油库存高企以及消费需求得不到提振,国内去库化进程缓慢,所以从2013年2月份开始,四级豆油的现货价格持续下降。辽宁和山东两个地区的四级豆油现货价格在七月份上半月维持在7000-7500元/吨的区间内,目前来看豆油的现货价格有可能进一步下滑。因为油粕的供求现状导致豆粕的销售利润较高,油厂为了保证豆粕的销售数量,只能调低豆油售价,以便维持较高的开工率。而且随着南美大豆进口量的增加,国内油厂开工率可能进一步提升,被动增加的豆油库存将更进一步的压制豆油的现货价格。
四、基金净多持仓为负值,市场对豆油价格看法悲观
CFTC持仓数据显示,CBOT豆油净多持仓仍为负值,是豆类品种中唯一是负值的品种。空单头寸在10万手以上,处于历史相对高位,可见市场对豆油后市价格持悲观看法。
总体来看,虽然USDA7月供需报告偏空,但市场对主产区天气变化的关注度更高。7、8月份是传统的天气炒作时节,美国大豆产量受天气影响大。因此7月份要格外关注美国大豆主产区天气变化。对国内而言,南美大豆进口量大增,而且油厂开工率恢复至较高水平,使得原本高企库存的去库化之路变得漫长。总之,后市豆油的供给压力仍然只增不减。
(金融界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