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干讯 近日,省农业厅组织专家对超级稻示范推广项目余干县核心示范区进行现场测产验收,经过现场考察和实割测产,测得康山乡百亩示范区亩产699.86公斤,产量创下全省新高。近年来,余干县高度重视粮食生产,采取政策惠农、科技兴农、资金助农等措施,促进粮食增产提质。去年该县水稻种植面积173.8万亩,总产达13.7亿斤,连续5年实现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总产量超历史,并获得全国、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
余干地处鄱阳湖东南岸、信江下游,是全国商品粮基地,素有“鱼米之乡”之美誉。今年来,余干县大力引导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和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在落实种粮直补等各项政策的基础上,该县对种植稻田50亩以上的农户,每亩再奖励补贴16元。同时,该县还全面落实基本农田管理法律法规,建立健全耕地占用补偿制度,确保基本农田数量不减。
为突出科技对粮食生产的重大支撑作用,该县从项目实施、技术培训、人才队伍等方面提供强劲动力,不断提升粮食产量和品质。从2004年起,该县已实施两期国家级重大科技项目“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实施5年来,巩固与完善康山乡2500亩双季稻省级核心示范区;新建了超高产示范区100 亩;巩固与完善了康山、瑞洪、三塘、洪家嘴、鹭鸶港5个乡(镇)10万亩双季稻高产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基地。围绕“新增百亿斤优质商品粮工程”实施“粮食高产集成技术”项目,该县在三塘乡核心示范区重点推广了多项轻简栽培技术、“多用一斤种,增收百斤粮”技术、水稻直播、水稻抛秧、病虫害综合防治等高产“ 集成”技术,使该县粮食高产项目核心实施区今年早稻亩产达747公斤,辐射带动了各乡(镇)、场水稻单产普遍提高。同时该县通过大力实施标准粮田建设工程项目,今年高产田增加3.98万亩。全县早稻种植面积达89万亩,预计早稻产量超6.5亿斤。
在大力推广良种良法的同时,该县积极争取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对当地的农业投入,已包装农业水稻项目20多个。他们建立县、乡(镇、场)、村三级联动,鼓励农业产业化组织和种粮大户融资服务于生产。今年以来该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目前全县已成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有26家,入社股金最高的达50万元,最低的也有1000元以上。承包耕地或租种耕地在50亩以上(包含50亩)的种粮大户有1680户,种粮大户通过自主筹措资金对零散土地进行平整、改善土壤肥质和畅通排灌水渠,累计总投入1000万元以上。该县还大兴水利建设,投资数亿元对大江大湖的圩堤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进行改造。
(之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