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粮油登场入库季节,为什么有的收购站点车水马龙,有的收购站点冷冷清清?细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农村经纪人在其中发挥的作用。
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农业生产,尤其是粮食生产的巨大变化。一方面,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农业机械化呈加速发展态势;另一方面,农村大量劳动力向非农业转移,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大大减弱,甚至出现了力不从心的局面。在这一变化之中,农村经纪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农村经纪人,既是农业劳动者,又是农副产品流通的承担者。他们在农村承包有土地,日常从事农业生产,收获季节又从事农副产品购销活动。这些遍布农村的有生力量,是大宗笨重商品之一——粮油的重要流通承担者,在粮油流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现阶段,农村劳动力大量从事非农业生产后,出现了以下局面:
(一)劳动力弱。能够外出务工或者经商的农村劳动力,大都是年轻力壮,或者是有文化、有一技之长的农民。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是“386015”人员,就是妇女、老人、小孩。这些人员不仅缺乏科技文化知识,而且劳动能力弱,难以胜任繁重的体力劳动。
(二)劳动力缺。非农业和农业生产,特别是粮油生产与非农业生产收入的巨大差距,使有些农民几乎举家离开农村外出务工,有的家庭留在家中的仅仅是“留守孩子”。他们承包的耕地,或者由亲戚朋友代耕,或者租给邻居耕种。劳动力短缺成了现阶段农村特有的现象。
(三)劳动力紧。农业生产的季节性、时效性很强,在大忙季节,既要收获,又要播种,稍有怠慢,就会贻误农时。对于劳动力弱、劳动力缺乏的农民来讲,没有第三方的支持,就难以将生产进行下去。
农村所缺乏的,正是农村经纪人所能够发挥作用、弥补的。
1、农村经纪人弥补了农村劳动力之不足。现在的农村经纪人已经从与农民单一的买卖关系,发展到了从生产源头开始的多种合作关系。农村经纪人组建有诸如机耕队、防治队、收割队等各种服务队。这些熟悉农业生产的专业人员,根据农民的需要随时上门服务。同时,他们拥有的现代化服务设施,也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从而弥补了农村劳动力之不足。
2、农村经纪人担当了农民出售农产品之工。农产品,特别是粮油商品,量大笨重,对于缺乏劳动力的农民来说,就是难以踏过的“坎”。农村经纪人特有的队伍和渠道,能够彻底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每当农作物收获季节,农村经纪人不仅帮助农民抢收、抢种,而且还将收获的农产品就地过秤、付款,减少了农民出售农产品的劳动量。
3、农村经纪人沟通了农商之间的联系。农产品购销活动,是一个点多面广量大的活动。对于象粮油这样的大宗农产品,收购站点不可能密集地设在农村的每一个地方。同时,农产品上市的季节性也不允许收购站点的人员耗费过多的时间挨家挨户收购。而解决这一问题,只有农村经纪人能够承担。他们来自农民之中,与农民建立有常年的合作关系,农民信任他们;他们机动灵活,开着农用车走村串户收购农产品;他们能够吃苦,不过多计较利益得失,哪怕每斤农产品能够获取5厘钱的报酬,甚至不到5厘钱,只要有一点报酬,他们也乐而为之。正是由于农村经纪人的特有优势,为农产品收购站点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货源。农商之间的关系,由面对面转为农村农村经纪人作为中介联系了起来。
农村经纪人的作用在现实农村所起的作用显而易见,作为新生事物,粮食部门要因势利导,充分发挥他们在粮食流通中的重要作用。
①加强培训,引导他们从“游击队”变为“正规军”。农村经纪人的绝大多数成员来自农民,他们从事粮油流通凭借的是从事粮油生产几千年积累的传统经验,对现代粮油流通知识知之很少。粮食部门要将他们组织起来,举办专门的粮油政策、检验、保管、储存等知识培训班,让他们熟练掌握国家粮油政策、粮油质量标准、检化验、储存等全部知识。
②加强联系,引导他们从“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到“建立根据地”。以往的农村经纪人购销粮油的站点很不固定,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不是造成购销扎堆,就是造购销空挡,不利于粮油市场的稳定。粮食部门要通过通盘考虑,对一个乡镇、一个县市的农村经纪人相对划分购销范围,让他们有序开展购销活动。
③加强监管,引导他们从“图小利”到“薄利多赚”。有些农村经纪人往往为“图小利”做一些“小动作”,诸如短斤少两、乱折乱扣、掺杂使假等不法行为。这些行为既损害农民利益,也损害国家利益,长此以往,他们将失去农民和国家的信任,一点利也图不到。因此,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农村经纪人的监管,坚持以教育为主,教育与处罚并重的原则,引导农村经纪人合法合规经营粮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