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入秋以来,宜宾市遭遇有气象记录史以来最严重的持续干旱,辖区总降雨量仅为同期七成左右,全市水利工程实际蓄水量仅为计划量一半。全市10个区县因旱不同程度受灾,部分地区人畜饮水和春耕生产遭遇极大困难。
宜宾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统计,全市398座中小型水库中有104座在死水位以下运行,14座干涸。目前,宜宾市翠屏区、南溪区、宜宾县、长宁县、高县、屏山县等地已有8.14万人、7.86万头牲畜遭遇饮水困难,全市57万亩稻田盼雨开耕。
据长宁县农业局的调查资料显示,该县去年的降水总量比多年平均值少457.73mm,减少近40%,创下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低值。目前全县有水田面积仅占稻田面积的30%,其余稻田绝大部分已干水开裂,最大的裂缝宽近20厘米、深达1米以上。
宜宾市气象部门预计,今年宜宾的首场大雨将在5月上旬才有可能降下,此前将持续偏低降雨量。为此,宜宾市气象部门已做好人工增雨作业准备,宜宾市政府也呈请省政府派出飞机开展人影增雨作业。
面对严峻的干旱形势,宜宾市各级各地紧急动员,齐心投入到抗旱保春耕战斗中。宜宾市委、市政府多次组织召开抗旱救灾保春耕专题工作会,要求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保障人畜饮水和春耕生产。
宜宾市委书记杨冬生,市委副书记、市长徐进等市领导分赴南溪区、长宁县等地密集调研旱情,指导抗旱救灾,并强调要高度重视农业科技推广、农田水利建设、水土保持等工作,务必夺取抗灾保收战役的胜利。
长宁县成立了由县委书记曾健亲自挂帅的抗旱保春耕领导小组,政府在财力非常紧张的情况下,三次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农业抗旱保春耕工作。同时,积极引导农户采取旱育秧、推迟育秧、改种玉米或高粱等措施弥补稻田干旱损失,并采取多种举措保证受旱缺水居民的生活用水。
为抗旱保春耕,南溪区目前已下达春耕抗旱救灾资金500余万元,同时各乡镇积极组织群众开展生产自救,采取堵溪截流、提水灌溉、渠道清淤维修等方式,全力确保大春生产及人畜饮水。
宜宾市农业局透露,截至2月4日,宜宾市已累计投入防旱减灾资金2460万元,累计投工9.73万个。(念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