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华侨银行春天论坛上,华侨银行全球资金战略与研究部经济战略分析师谢栋铭对搜狐理财表示,从目前情况看,中国的通胀正慢慢正在从周期性开始向结构性演变。
谢栋铭分析,中国确实已经开始出现了这样一个结构性通胀的苗头。过去几年的话,中国经济是很大幅度的依靠投资,所以需要很多的大宗商品,在部分的大宗商品的领域,中国因素成为了推动某些大宗商品重要的原因,这是不可避免的问题。
谢栋铭指出,“但目前来看最关键中国目前面临的劳动力成本上升的问题,劳动力成本对于中国经济本身来看,是一件好事情,如果想把经济转型,转型成为内需拉动,一定需要中国居民收入的提高,我们确实看到的话,确实反映出中国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的增幅不断的上升,我们看到今年一季度的数据公布,中国这样可支配收入的比重首次在正常情况下超越民意GDP的比重,这个里面有政府的一些努力在里面,包括政府的减税,还有政府提高最低工资等等因素在里面,通过收入的上升,确实对于结构性的通胀可能会带来一定的压力。”
从境外投资者的角度分析,谢栋铭表示,境外的投资者对于结构性通胀也是比较担心,如果中国制造业成本上升,将来中国出口到国外的产品价格会上升,中国资本输出的问题是他们担心的。但他们最担心的就是怕中国大量的资本进行外流,可能会对这些国家的金融体系,对这个国家的房地产市场可能产生冲击。
(寒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