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9月7日消息 “中国东北地区开发计划、俄罗斯远东地区开发、朝鲜东海岸开发……”韩国知识经济部室长文在焘,在6日召开的第六届东北亚经贸合作高层论坛上说,一系列开发计划在东北亚地区紧锣密鼓地进行,意味着不断提速的东北亚经济圈“一体化”进程将为全球经济增长提供新动力。
东北亚六国陆海相连,拥有280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和17亿人口,经济总量占全球五分之一,在能源、资源、资金、技术等方面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巨大。目前,东北亚各国正在致力于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着力改善民生,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推进。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6日在论坛上发表演讲时指出,近年来,东北亚各领域合作势头良好,中俄原油管道投入运营,大图们江区域合作、中朝经济区、中日曹妃甸生态工业园等加快推进。边贸、旅游快速发展,人员往来日益密切。东北亚经济合作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
论坛上,与会代表、专家普遍认为,新兴经济体、发展中国家是今后全球增长主要推动力,东北亚经济合作前景无限。据IMF《世界经济展望》最新预测:2012年全球经济增速将降至3.5%,而2012年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整体经济增长率为5.6%,其中亚洲发展中经济体增速将达7.3%,将是全球最快的。
在当前全球经济严峻复杂的形势下,东北亚各国应加强合作,携手应对挑战。王岐山强调,中国愿与东北亚各国一道,发挥各自优势,完善合作机制,提升合作水平。
今年以来,图们江区域(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中国东北地区面向东北亚区域开放规划纲要》相继获得中国政府批准,为东北亚经济合作带来了新的机遇。
与会中方高级官员表示,希望东北亚各国进一步优化贸易结构,加强能源资源、高端制造、金融、旅游、农业等领域合作。积极落实中日韩投资保护协定,启动政府间自贸区谈判。加快建设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继续办好中朝经济区,推进黑瞎子岛联合开发。积极推动跨境铁路、桥梁建设,完善油气管道、通讯和口岸等配套网络,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进一步消除贸易和投资障碍,促进货物、人员流动便利化,为地方、企业、市场等各层面合作营造良好环境。
中国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认为,东北亚各国针对结构性问题、贸易摩擦、物价上涨等问题应加强协调对话,共同商讨全局性、战略性问题;突出合作平台,推进物流合作,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他建议加快铁路、公路、海运、航空等交通物流体系建设,促进物流一体化进程,开创东北亚区域合作新局面。
中国提速东北亚“一体化”发展的主张得到了与会相关国家官员的热烈呼应。
俄罗斯联邦驻华商务总代表齐普拉科夫介绍说,俄政府正在着手实施大规模的远东地区开发项目,首先在高科技、节能,发展基础交通设施、港口现代化、木材深加工以及农业项目等领域展开合作。
蒙古国驻华大使苏赫巴特尔说,东北亚区域具有财经、投资的大量储备,先进的技术和管理,丰富的自然资源要素,正需要协调合作、彼此补充。正在研究当中的“亚洲超级电网”项目,将连接蒙古国、韩国、俄罗斯、中国、日本的电网,把在蒙古国生产的太阳能、风能用海底的高压电线输送到其他国家。
文在焘说,从1992年的60亿美元到2011年的2200亿美元,中国已成为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韩国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东北亚各国间应通过政策协调、经贸合作,共同应对能源危机等共性难题。
(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