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领导人早已确定缺席达沃斯、商务部部长陈德铭最终未能成行的情况下,中国央行副行长易纲的发言,成为论坛上关心中国经济的人们不可错过的信息。
在当地时间25日进行的一场“新兴经济体在十字路口”的主题论坛上,针对中国经济在2012年增长7.8%创下13年新低,会否进一步回落的问题,易纲回应道,中国经济在可遇见的未来,仍然可以保持7%-8%的增长的潜力。
他说,中国经济的增长潜力主要来自内需,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中国的内需会持续扩大,而城镇化的进一步推进,内需会得以进一步增强。
此前,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曾表示,城镇化是中国经济未来发展最大潜力。
除了拉动国内经济增长外,易纲还强调,中国内需的增长将有利于整个世界经济。他说,中国的内需一大部分会通过进口来满足,从而为世界经济提供市场,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值得注意的是,易纲并未强调出口对拉动国内经济的增长,而强调了进口对促进世界经济的作用。
事实上,这一点与全球的CEO们的观点不谋而合。普华永道22日在达沃斯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在一项“你认为自己企业所在国家之外的哪三个国家对于企业2013年的销售增长十分重要?”的选择上,全球68个国家1330名参加调查的CEO之中,31%选择了中国,美国、巴西、德国和印度均排在后面。
除了向与会者传达了中国经济稳定增长的信息,易纲还强调了增长质量的重要性。“我不认为现在增长速度是中国最重要的问题,最重要的是增长的质量和可持续性。”他说,中国将在提高能源效率和环境保护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
(腾讯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