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要闻:
1、欧洲经济:昏暗的黎明漫长的复苏 据欧盟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欧元区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增长0.3%,终于走出了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衰退。然而随后的一系列经济数据却相互矛盾,特别是对经济走势影响重大的失业率,依旧维持在高位。可见欧元区经济并不理想,复苏道路依然漫长。
2、美国或成80年来首个债务违约西方大国 如果美国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未能履行其债务承诺,美国将成为80年来继纳粹德国后出现主权违约的首个西方大国。
3、希腊财长呼吁欧央行帮助补贴资金缺口 希腊财政部长雅尼斯-斯托尔纳纳斯周一表示,希腊计划在2014年将所发行用于支持国内银行的债务进行展期,以此来收窄资金缺口,他同时呼吁欧洲央行采取行动帮助补贴这个缺口。
国内要闻:
1、四季度物价压力加大不会超上限,经济延续稳中回升 对于四季度的物价走势,机构和专家的观点比较一致,都认为还将持续上涨,压力会有所加大。有专家表示,四季度需要警惕通胀压力。
2、李克强“高铁外交”推动地区经贸合作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近日在泰国访问时,向泰国总理英拉"推介"中国高铁,推动中泰两国挖掘在基础设施领域合作的潜力。观察人士认为,这显示了李克强对中国高铁的自信,也显示了中国对推动两国合作,推动区域互联互通和经贸发展的积极姿态。
3、中欧货币互换提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与欧洲中央银行正式签署规模为3500亿元人民币/450亿欧元的中欧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有效期三年,经双方同意可展期。这是我国央行与全球第二大货币当局签订本币互换协议,凸显出人民币国际地位进一步增强。(本网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