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要闻:
1、美财长称美国经济有能力从财政僵局影响中恢复 在经历了几周的僵持后,美国国会终于在16日晚达成协议,结束联邦政府非核心部门持续16天关门的局面,并将财政部发行国债的权限延长至明年2月初。
2、中缅天然气管道干线建成投产,每年输送120亿立方天然气 10月20日,中缅天然气管道干线建成投产。今后,每年将有120亿立方米天然气造福缅甸和我国西南地区,惠及上亿民众。每年可替代煤炭307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等排放5283万吨。
国内要闻:
1、李克强:要以更大力度推进改革和结构调整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0月1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半年多来国务院出台的促改革、调结构措施落实情况汇报,部署进一步抓好夯实经济稳中向好基础的相关工作。他要求,四季度要以更大力度推进改革和结构调整。
2、中国发展战略格局求变,重心从沿海转向长江流域 国家启动长江经济带规划,预备将长江流域开发作为新的经济发展战略格局,将使得包括湖北、湖南、四川、重庆等沿江内陆省市发展,找到新的动力。
3、自贸区设三年窗口期,金融改革或先推利率市场化 距上海自贸区挂牌已近一个月,虽然总体方案对自贸区改革的目标做了整体的描述,2013版的负面清单已经公布,然而在最受关注的金融领域,自贸区内金融改革首先该做什么,具体怎么做仍显得扑朔迷离。
4、三季度GDP数据或触顶,四季度经济回调风险加大 一如此前市场预期,中国在三季度取得了7.8%的年内最高GDP增速。但由于基期因素和9月数据的回调,四季度GDP增速回调风险正在加大。
5、专家称如果CPI涨幅持续高于3%,或引发政策收紧 专家认为,三季度出现的经济增速回升主要是由于保底政策的实施拉动了内需,特别是基础设施投资。(本网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