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要闻:
1、货币宽松将成G20会议重要议题,日本仍是焦点 随着G20国集团财政部长和央行银行家会议本周晚些时候在华盛顿举行,来自新兴市场国家的代表将会希望解决一个对这些国家的经济来说既是好消息,又相当危险的问题,那就是全球各大央行正在执行中的经济刺激措施。
2、专家称欧元区将走出衰退期 德国安联集团首席经济学家迈克尔·海瑟昨日表示,欧元区将在2013年走出欧债危机后的衰退期,实现经济恢复。
国内要闻:
1、油价下周或迎来新机制后首调,每吨下调超400元 分析师指出,新机制运行以来的首轮调价因幅度低于50元/吨而落空,未调金额将累计于此次调价之内,故4月25日下调幅度或将冲破400元/吨。
2、中国有望将成IMF第三大股东,目前关键是争取美国支持 拖延超过两年的IMF份额与治理改革有望在近几个月内生效。改革后中国在IMF的投票权可从目前的3.81%增至6.07%,成为该组织的第三大股东。
3、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4天升值幅度超去年全年 在过去的4个交易日里,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以一日一新高的速度升值,如果从4月份以来看,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已经7次创出新高,呈现今年以来最为凌厉的一轮升势。
4、中俄天然气合作步入正轨,中国或具定价优势 此次合作成果丰硕,根据备忘录,从2018年起俄气将通过管线每年向中国出口380亿立方米天然气,而且这一数字将最终上升至600亿立方米。380亿立方米的贸易量意味着中国将取代德国成为俄罗斯天然气的最大进口国。(本网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