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IMF否认存在竞争性货币贬值情况,但中国在18日G20部长会议前夕表示了对“货币战争”的担忧。
“最近这段时间我们就应该高度关注(竞争性货币贬值的风险)。”美国时间4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易纲在华盛顿向本报记者表示:“我觉得是存在这种可能性,我们正在密切关注有关国家的政策所造成的后果。我特别要提醒,我们正高度关注竞争性货币贬值坏的一面的可能性,并希望各国都按照G20达成的共识来执行他们的政策。”
他这番话主要针对本月开始实行双料宽松货币政策的日本。近日日元在短期内大幅跳水,使得一度沉寂的竞争性贬值一说重新浮出水面。
IMF总裁拉加德18日也说:IMF非常关注汇率问题。尤其关注汇率与一国经济基本面之间的差距。她强调非常规政策不能作为唯一工具,希望财政政策保持适当调整速度。
易纲是在参与G20组织的一个有关汇率安排的小组讨论后接受本报采访的。按照惯例,G20部长级会议将于美国时间本周四晚间开始召开,中国财政部长楼继伟和央行行长周小川等将出席该会议。
路透社报道称,此次G20会议将讨论前所未有的宽松货币政策带来的影响,以及央行最终可能采取怎样的姿态退出,其中日本的刺激措施将成为主要议题,该政策对资产价格和市场投机风险的影响将受到关注。
但IMF却为日本“撑腰”——IMF总裁拉加德在17日指出,日本的货币政策实际上与其他结构改革以及财政整顿计划相配合,通过政策组合的方式试图走出通缩困境。不过她也暗示,希望政策制定者能够站在全球角度,从货币释放与接收两方面来考虑问题,后者尤其应当考虑到新兴市场如何接收资本流入。
日本肆无忌惮的货币洪水已遭中美抨击。易纲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发达国家采用非常规货币政策,应当分两方面来看。一方面,有可能适合本国的货币政策,会有利于扩大需求,推动全世界经济振兴——IMF也是强调这一点;但是另一方面,竞争性的贬值实际上是没有赢家的,“为本国经济考虑”是一个冠冕堂皇的说法,如果一国货币大幅度的贬值引起其他国家的竞争性贬值,这是IMF和G20都不愿意看到的。
日本的激进货币宽松催生大量做空日元的“安倍交易”,从而推高美元妨碍美联储的量化宽松政策效果。这使得美国破天荒地将矛头指向日本。4月12日,美国财政部向国会提交最新一期《国际经济和汇率报告》中指出,日本不应采取针对别国的日元“竞争性贬值”政策,美国将密切关注日本当局大规模资产购买货币政策。
实际上,中美两国都是出于各自的国内诉求而对日本施加进一步的压力。尽管日本仍然是中国的第五大贸易伙伴,但近几年部分由于汇率原因,双方的贸易体量有所减少;而美国正在力图推动出口倍增,美元对日元升值使得出口日本日益艰难。
尽管目前一致针对日本,但是在汇率问题方面,中美之间的火药味始终存在。美国财长杰克·卢(Jack Lew)当天警告认为,中国政府对外汇市场的干预力度有所增强,并强调美国将在此次G20会议上对中国继续施加压力。
对此,易纲当天在小组讨论中指出,中国人民银行计划继续扩大人民币交易区间,同时加强汇率机制改革,以实现汇率市场化。中国的目标是推进国际收支更加平衡,目前这一调整正在进行。但他也强调,必须采取渐进的方式,避免造成经济不稳定的现象。与此同时,人民币国际化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2012年4月,央行将人民币对美元的日交易区间从每日中间价上下0.5%扩大至1.0%。
但IMF并不认为竞争性货币贬值即将出现,将希望寄托在日本央行将合理利用政策并达成其目标上。拉加德月初在博鳌亚洲论坛上,对日本货币政策明确表示肯定。
IMF研究部副主任约格·德克雷森(J rg Decressin)对本报表示:“我不觉得存在竞争性贬值,日本的这一举动是为了解决国内问题而采取的短期措施。”
他指出,日本的非常规货币政策不是以日元贬值为目标,而是希望通过宽松政策来促进通胀。“对于日本的邻国来说,有两点需要注意:日元贬值将导致人们更愿意购买日本产品而不是其他国家产品,但是一旦日本经济复苏,购买力上升,日本将会从其他国家进口商品。这是好的地方。因此需要注意这两个效应哪一个占主导。”他表示。
如易纲所言,这主要是站在日本及全球经济受益的方面来看,前提是日本的政策行之有效。但客观存在的问题是,尽管货币政策将与结构改革以及财政整顿结合,但是日本目前仍然缺乏一个明晰的财政调整计划。短期内,该政策将导致市场投机风险增加,新兴国家的资本市场或将再一次遭受冲击。IMF金融顾问兼货币与资本市场部主任约瑟·维纳尔(JoséVi als)表示:“新兴市场要加强防范,避免银行资产质量恶化及短期资本流入的破坏性。”当天公布的《全球金融稳定报告》,将发达国家的非常规货币政策列为全球金融稳定新风险。 易纲呼吁G20谨防“货币战争”
(叶慧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