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记者从省地方经济社会调查队发布的调查报告中了解到,该队近期对卖粮农民进行的一次调查显示,有58.8%的调查户把粮食出售给了社会粮商,24.4%的出售给了粮食加工企业或其他地方,出售给国有粮食收储企业的只有16.8%。
国有粮食收储企业为啥不受粮农“待见”?调查结果显示,40.4%的调查户认为卖给国有粮食收储企业,路程远,不方便,而社会粮商会上门收购,省了很多事。25.7%的调查户认为国有粮食收储企业检验程序复杂,太麻烦,没有社会粮商程序简单灵活。16.5%的调查户感觉国有粮食收储企业压级压价,一家说了算,收购价格偏低,卖给社会粮商可以讨价还价,拿到理想价格。此外,还有一些调查户认为,国有粮食收储企业“坐堂经营”,老大自居,服务态度不好,也是粮户不“待见”的原因。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教授马明华认为,随着粮食市场的开放,社会粮商“上门找收”,极大地方便了种粮农户,与国有粮库“坐堂等收”的收购方式相比,走村串户的社会粮商凭借其经营上的低成本和方式上的灵活性,逐步成为粮食流通市场中的主力军。国有粮食收储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必须加快改革步伐,增强服务意识,扩大收购网点,提高服务质量。
(谭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