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第三届金砖国家财经论坛在京举行。金砖各国政府官员、知名学者、企业家和媒体高层人士出席会议,共同探讨以工业技术革新带动金砖国家结构转型,加强金砖各国在金融、贸易、技术创新等领域的互补性合作。
“现在金砖国家遇到了寒流,因此需要发内功,进行身体机制的修补、营养的储藏,这里主要是指内部机制的改变。”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15日在第三届金砖国家财经论坛上说,“印度已出现新一轮改革苗头,有迹象表明其经济增长速度在往上走;巴西则存在经济结构的问题,在采取措施进行修整;南非和巴西的经济情况类似,需要做好基础设施建设,为下一轮经济增长打基础;俄罗斯长期以来过分依赖自然资源,而且主要出口西欧,受欧美制裁后正在进行艰苦调整;中国经济目前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我们中国称之为新常态。”
在修炼过程中中国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对于《环球时报》记者的提问,李稻葵回答说,“把新式的、新型的对外经济关系当成一个重要内容放进去,这是中国需要发挥的作用,也是我们的新常态。譬如,中国的‘一路一带’建设,是国家战略,要长期坚持。”
专家分析称,中国经济新常态有三个特点:第一,增速有所放缓;第二,经济结构正在进行深化调整;第三,中国对外经济外交姿态发生重大变化,中国愿意与金砖国家分享经济合作经验,包括如何融资,如何把基础设施建设和周边经济发展的未来收益紧密结合。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论坛首次邀请各国学生和青年代表参会,上演了“金砖五国”青年间的对话。巴西青年代表盖乌斯·多里亚提到,多数金砖国家的精英仍选择接受欧美教育,不可避免的嵌入西方思维。要打破西方限制,金砖国家间应建立互动教育平台,让学生可以站在本国的角度考虑经济发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