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玉米—青菜”一年三熟制思路提出的背景是在低温多雨寡日照的立体气候特点,群众经济基础薄弱,作物品种单一,复种指数低,作物产量及产值低而不稳等客观条件下,科技人员大胆提出的“水路不通走旱路,两熟不富种三熟”,从亩产值亩效益上去攻关的发展思路。我县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对一年三熟制研究探索,效益较为显着,目前全县已推广该种植模式10000余亩。
多年来,我县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一直把这项技术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要技术来抓。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县87年在龙新乡勐冒村徐家寨社徐成堂的承包田中进行试验,试验结果为亩产值820.0元,比改前增420.0元,增105%,效益明显增加;88年至96年共示范2500余亩,其中龙新乡1050亩,平均亩产值达1250.0元,为进一步推广运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97年至今逐年都在推广运用,面积和效益都在不断增加。2011年我县在龙新乡勐冒村实施的500亩“马铃薯—玉米—青菜”一年三熟制种植模式示范样板,示范结果为平均亩产值4364.4元,比相邻地块“稻—麦”两熟制种植模式亩增774.4元,增215.7%。2013-2014年连续在龙新乡勐冒村举办500亩“马铃薯—玉米—青菜”一年三熟制示范样板,示范结果:马铃薯平均亩产2161.0千克;按田间就地销售平均价格1.0元/千克计算,折合亩产值2161.0元;玉米平均单产为656.5千克,按市场平均价格2.40元/千克计算,折合亩产值1575.6元;青菜平均亩产2120千克,按田间就地销售平均价格0.4元/千克计算,折合亩产值848.0元,500亩示范样板,年平均亩产值达4584.6元,实现总产值229.23万元。2014年马铃薯平均亩产2172.0千克,按田间就地销售平均价格1.6元/千克计算,亩产值3475.2元,玉米平均亩产656.2千克,按市场平均价格2.4元/千克计算,折合亩产值1574.9元,青菜目前正在生长旺盛时期,预计平均亩产2000千克以上,按历年就地(最低保守)销售平均价格0.4元/千克计算,折合亩产值800.0元,预计年平均亩产值在5800元以上。
由此可见,推广“马铃薯—玉米—青菜”种植模式,不仅给当地农民带来了较高的经济收入,而且提高了复种指数和土地利用率,有效地缓解了人多地少的矛盾,也为我县冷凉山区的农业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云南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