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宿豫区紧紧围绕粮食流通业基本现代化目标,突出改革创新主题,紧扣科学发展主线,扎实推进工作开展,较2011年基本实现了购销总量、仓容总量和职工基础工资"三个翻番",取得了显着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是积极执行政策,狠抓粮食收购。一是精心准备早启动。坚持先人一步、快人一拍的收购思路,做到市场早分析、资金早筹足、仓容早备足、收购早开磅,把好收购时差,抢占市场先机。二是把握政策强指导。实时跟踪掌握粮食收购质量、作价等方面情况,指导企业把握政策,灵活收购,做到政策利用最大化。三是优化服务抓总量。实行收购品种、质量、价格、水杂扣量、操作程序、结算方式"六公开",坚持优质优价、敞开收购,做到该收的粮食一斤也要收,该给的价钱一分也要给。全系统累计收购粮食21.5万吨,销售粮食21.19万吨。其中托市收购9.89万吨,各类储备粮近4万吨,分别同比增长49.69%和160%,全年预计实现利润600万元。
二是加快危仓改造,夯实发展基础。积极贯彻落实省、市粮食危仓老库维修改造工作会议精神,采取"退镇进郊"模式,分别在大兴、保安建设两座现代化粮库,并确保新建粮库"占地不减、库容增加、功能优化、资产增值".大兴粮库当年投资、当年收益,全年入库稻麦2.5万吨,预计实现利润160余万元。目前曹集粮库一期工程、黄墩粮食储销公司二期库房再建工程和侍岭粮食储销公司仓房扩建工程正在积极推进之中,预计2014年全系统又将新增仓容3.4万吨,总仓容超25万吨。
三是优化服务举措,加强风险防控。为全系统213名"老人"一次性打包缴纳医保费用121.77万元,解除了退休人员的后顾之忧。将9名内退职工生活费由每月154元提高到600元。为每位在岗职工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生日时送去蛋糕和祝福。全系统信访件处理率达90%以上,信访件下降70%.积极开展国有粮食企业廉洁风险防控工作,以来龙粮库为试点,围绕"权、钱、粮"和"购、销、存"活动,采取"解剖麻雀"方式,以财务资金安排、粮食购销、物资采购、工程招投标、资产处置等工作为重点环节,共排查风险点80个,建立防控措施100余条,做法得到了省预防腐败局和省粮食局联合检查组的充分肯定。
四是加强监督检查,维护市场秩序。投入近30万元配置了粮食执法车辆、服装和相关设备,建立起涵盖立案、调查取证、做出处理决定、执行等环节的执法程序制度,并把基层企业的法人和仓储科长列入监督检查协管员队伍。主动向社会公布举报投诉联系方式,24小时接受群众监督。通过与区工商、物价、质监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全年查处违法收购案例60宗,涉及粮食近1000吨。同时在全系统建成了粮食信息化动态管理系统和视屏监控系统,对粮食购销经营、财务管理以及工程项目建设等实行全程信息化管理,进一步提高企业管理效能。
五是加强行业指导,打造粮油品牌。积极引导全区粮油加工企业向精深加工转变,延伸产业链条,争创"三名"产品。全区现拥有国家级着名商标1个,省级名牌和着名商标3个,市级名牌6个。春绿粮油被评为"2012-2013年度全国食品工业优秀龙头企业"、"中国稻米油加工10强企业",龙嫂食品荣获"全国主食加工示范企业"称号。全区列统的粮油加工企业年实现销售收入22.55亿元、利税1.97亿元、利润1.31亿元,其中利税和利润分别比去年增长55.12%、50.57%.
(沛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