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SS源 · 手机版APP · 广告服务· 服务介绍· 投稿中心·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QQ群:大豆:52200431 玉米:60102854 食用油:48963353
 会员账号: 密   码:     新用户注册

您所在的位置: 中国粮油信息网首页 > 粮油 > 行业资讯 > 正文

我要向中国粮油信息网投稿    


中国东北加强黑土地,保护确保粮食安全
中国粮油信息网  2014-3-7 10:22:58   来源:本网论坛   【

    位于中国东北部的黑土地是中国最肥沃的土地,这里也是中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所在地。为确保粮食稳产高产,中国采取多种措施保护黑土地。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中国将坚守耕地红线,提高耕地质量,同时发挥深松整地对增产的促进作用,今年将启动1亿亩试点。此举将给东北粮食主产区保护黑土地带来利好影响。

    主要位于黑龙江、吉林松辽流域的黑土区承担着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重任,2013年。黑龙江、吉林两省粮食总产量达到1911.02亿斤,约占中国总产量的16%.

    随着黑土地垦殖率的提高和土地利用强度的增加,再加上农药化肥过量施用以及水土流失等影响,黑土地退化问题日益严重。"土壤表层有机质含量由原来的6%下降到3%以下,耕层有机质以年均1‰的速度下降,耕层厚度减少为12-20厘米左右。"吉林省农委主任李国强说。

    水土流失是导致黑土地退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吉林省水利厅水土保持局局长年吉刚告诉记者,东北地区雨季降雨集中,对土壤冲刷严重,另外重化肥、轻有机肥的耕作方式也导致水土流失严重。

    据介绍,黑龙江每年流失土壤量达2亿到3亿立方米,其中大部分珍贵黑土资源。吉林全省也有4.82万平方公里的水土流失面积亟须治理。截至2012年年底,东北黑土区面积共有103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总面积为27.59万平方公里,占总土地面积的26.79%.

    东北地区农村多数农户一直沿用小型机械灭茬或旋耕的耕作方式,致使耕地土壤板结情况越来越严重,形成了坚硬的"犁底层",耕层变浅,蓄水保墒能力下降,粮食总产量因此减少10%左右。

    "深松整地的地块土壤耕层结构进一步优化,不易形成径流,可提高天然降雨入渗率和土壤蓄水能力,提高农田的抗旱能力。"长春市副市长陈巳说。据测算,在松辽平原黑土地进行深松深翻35厘米的地块,每公顷玉米可平均增产1000多公斤,增产的持续效果可达3~5年。

    梨树县农业局副局长王贵满说:"秸秆还田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有助于缓解风蚀土地,保护黑土层,减缓水土流失,秸秆腐烂在地里,还可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含量。"

    吉林省、黑龙江两省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的同时,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也不断给耕地开出"营养配餐",两省测土施肥面积已经超过粮食播种面积的一半左右。

    吉林省产粮大市九台市沐石河镇桦树村农民姜明燕算了一笔账,通过测土配方施肥的地块,化肥的利用率可达到45%,每亩可节省肥料投入15元。"采用测土配方施肥的地块每亩提高粮食产量20公斤。"

    吉林省副省长隋忠诚说,今年将重点实施田间工程、高标准农田建设、农田防护林更新改造、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土壤有机质提升等项目,"建设高标准农田23万亩,更新改造防护林1万亩,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200万亩,推广有机质提升面积27万亩。"

    东北各省以秸秆还田为主的保护性耕作、深松整地、积造有机肥、测土配方施肥等工程措施一项接一项。"咱们既要规划地面上的产出量,也要保护地下的生产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同时,留良田给子孙。"吉林省农委主任李国强说。

(芷瑶)


作者:芷瑶    来源:本网论坛     编辑:丁宁    讨论:[粮油论坛]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粮油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粮油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粮油信息网”。违反上述条款,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所展示的信息由买卖双方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本网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友情提醒:网上交易有风险,请买卖双方谨慎交易,本地最好是见面交易,异地交易请多学、多看、多问、多了解,网上骗术多种多样,谨防上当受骗!
5,本网刊载之所有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地址不清稿酬未付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编辑部电话:0451-88003358 电子信箱:info#chinagrain.cn(请把#换成@)
网站简介 | 服务介绍 | 服务协议 | 广告服务 | 投稿中心 | 法律声明 | 版权投诉 | 友情链接 | 手机客户端 | Sitemap | 联系我们
客服信箱:info#chinagrain.cn(请把#换成@) 入网咨询电话:0451-88001128 88001138
版权所有 © 2002 - 2018 中国粮油信息网 保留所有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黑B2-20060616号 哈公网监备2301001131
腾讯QQ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服务投诉: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本站中文域名:中国粮油信息网.com 中国粮油信息网.中国

金农网群: 金农网| 农药 | 化肥 | 种子 | 农机 | 粮油 | 畜牧 | 园艺 | 果蔬 | 水产 | 富农网
二维码订阅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号:graininfo